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

来源:榕意旅游网
第19卷第6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年11月 V0L.19 NO.6 J0UI AL OF GUANGDONG I [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Nov.2008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 詹文都 郑银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 1 0 4 2 0) 内容提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前存在着认识上有偏差、组织运行形式化、保障机制 不健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理论传导与实际体验相结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 性相结合、统一协调和多样探索相结合的原则,大胆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实地 实践与模拟基地实践相结合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的一种模式。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6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2—0962(2008)06—0086—0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加强实践环 普遍存在着分歧甚至误区。一是混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 节、坚持知行统一。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 践教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内涵。思想政治理论 部联合下文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 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 依据预定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 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 生主动了解、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政治思想道德 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 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 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实践教学首次被明确规定为 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具有明显的课程性。大学生社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近几年来,各高 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课余 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积极的探 和假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 索,并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但由于种种原 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 因,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 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以期实现了解 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 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 实效性已迫在眉睫。 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活动。由此 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 ’口]题 成部分,但没有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 要求开展的其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应纳入思想政治理论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有偏差 课实践教学范畴。目前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着把大学生的社会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界并无争 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活动简 议,一般都从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的理论、杜威的“学 单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实践上是弱化和取消 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 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二 改造”f2]等当代西方实践教育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 是没有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思 “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出发, 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 阐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 而言的。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不可分割、与课堂理论教学互相 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的意义。但 影响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延伸课堂理论教学教学内 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这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上 容、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其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 收稿日期:2008—09—06 基金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6JA7 1 0006] 作者简介:詹文都(1 966.9一),男,广东饶平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 向:党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郑银叶(1 982.4一),女,广东普宁人,广 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级硕士生。 86 2 008年第6期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 凑成一篇调研报告。这种现状,不仅没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 课实践教学的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提升课堂理论教学效 果、提高认知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而且造成了思想 要在理论教学的课时之外进行。因此,目前有的高校把在课 内组织进行的专家讲座、课堂讨论、专题演讲、模拟法庭等 部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值得商榷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运行形式化 目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普遍存在着方 政治理论课的学分学时的大量空置和浪费,变相削弱了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创新势 在必行。 式单一、走过场的问题。在扩招条件下,由于大学生数量倍 增、实践资源和经费有限、外出社会实践的安全责任加大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 原因,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往往流于形式,各 高校几乎都采用搭学生暑期“三下乡”和学生返乡的便车, 要求学生顺便提交调查报告或实践体会的形式,条件较好的 少数高校至多组织零星的周边地区的匆匆参观,很难谈得上 如何组织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 学的有效衔接。同时,实践基地匮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 实践面临的又一困境。一些高校不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 和完善,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场所,加 之由于广泛存在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 足和担心加重负担、影响效益等因素,许多单位并不愿意接 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接待任务,造成了教学实践基 地远远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正如教育部有关领导在全 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的讲话所言,关于实 践教学的必要性问题大家都有高度的共识,关键是可行性的 问题。特别是要考虑实际可以使用的实践教学资源问题f3]。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后勤保障、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困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体实施的难题。实践教学涉及到 学生、学校、社会单位等复杂关系,也涉及到时间、地点、 经费、交通、安全等繁杂的事项;同时作为全校1生的公共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涉及班级和社会实践点众多,显然,单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的力量是难以很好地处 理社会实践教学所需的众多条件的。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 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众多,需要吃、住、行、 参观门票等花费,经费问题尤为突出。尽管有学者和教育主 管部门都提出,要加大经费投入。但事实上,除非有政府的 专项投入,学校是难以承担巨大的社会实践经费开支的。即 使有足够的经费,全校性学生要同时开展足够课时的校外实 践教学,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纯粹的组织校外参观进行 社会调查、深入基层开展志愿者活动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实践教学的唯一形式的办法事实上已走入死胡同。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新课程方案实施后,各高校都设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 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据笔者对广东省本科院校的调查,一般 都把约四分之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分学时用作实践教 学。但大量的学时、学分的投入,却由于上述的原因没有思 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由于缺乏可操作的具体运 行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只能流于蜻蜒点水、走马 观花和敷衍了事,许多学生甚至在网络和图书馆查找资料, 原则 (一)理论传导与实际体验相结合的原则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 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愈少从外面把这种理 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愈多由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在德国 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愈会深人他们的心坎”[41。理论 源于实践,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体现其科学价值。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堂理论教学是一种灌输式的、理 论知识的传导,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大学生通过识记、接受理 论知识确立信念和价值标准,是一个将社会外部需要内化为 大学生思想意识的过程。课堂理论教学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大 学生的理论需要、社会外部要求的合理性、理论本身的科学 性和逻辑力量等因素,而且取决于上述要素的匹配性。按现 代认识论和学习理论的观点,大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个理 解、评价、鉴男q、选择和构建的过程,而只有符合大学生需 要和价值判断标准的知识才能真正的被大学生接受从而内化 为思想意识并用于支配行为和形成思想道德素质。随着大学 生个体自主意识、思想独立性和选择性的日益增强,对理论 知识的逻辑论证、实践验证和理论价值性的评估,已成为大 学生接受理论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因此,思想政治理 论课的课堂理论教学,通过实现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不 仅有利于大学生在接触丰富的社会实际中,验证理论知识的 科学性,提高理论知识的接受率;而且有利于大学生通过获 得亲身经历及其体验,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 相结合,顺利完成从掌握理论知识到付诸实践、确立信念的 中介和过渡。由此可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社会实践 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需的环节。 (二)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 动,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和组织下进行。但由于 实践教学组织难度大以及认识上的误区,在许多高校老师却 对实践教学基本上放任自流,而学生也敷衍了事,根本起不 了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作用。教师必须按照实践教 学的目标,就实践教学的目的、任务、要求、内容和形式、 时间地点、经费预算、安全注意事项、实践效果评价等撰写 详细的教学方案并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同时,学生是教 育活动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和独立 8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总第1 9卷 活动,才能把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转化为学生 的知识财富和能力;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 题,研究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培养 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 帮助学生自己组织、自主活动,调动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主 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 识。因此只有把教师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 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统一协调和多样探索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明确 的教学要求,但其实践教学尚缺乏统一的可操作的指导性大 纲、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这是实践教学陷入尴 尬境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管部门 应尽快建立和出台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教学保障机制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 课实践教学的宏观指导和协调,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教学。同时允许各高校根据本地区的实践资源和学校实际, 进行多样花的探索,实现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统一,从而建立 实践根据育人的长效机制。 、 三、实地实践与模拟基地实践相结合的思 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实地实践的运行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体系、管 理模式、运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如前所述,思想政治理 论课的实践教学关键是由于由于学生数量重多、实践资源有 限和实践经费需求巨大而带来的组织学生开展大规模实地实 践的可行性的问题。但通过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 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 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实地实践,是大学生获得实 际体验的比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应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 课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体制,成立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门、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院系共同参与的政治机构,明确各 自分工和职责;广泛与各类社会组织进行横向合作与联系, 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尽可能让每 个学生有一定的实地实践的机会。 (二)实现实地实践与模拟基地实践的有机结合 实地实践是必须的,但又是有限的。一是难以组织大学 生进行规范性、连续性、广泛性、多样性和系统性的开展; 二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难以实现 实地实践和课堂理论教学的系统的有效衔接。因此,必须拓 展实践教学的资源。建立模拟实践基地,实现其与实地实践 和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值得探索的一种形式。笔者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持开发和实验的网上模拟实践基地的 88 探索就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所谓网上虚拟社会实践基地,就是 指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在已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和参加现实 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我们提供网络社会实践基地进行一 次虚拟的社会实践,完成既定的社会实践项目,系统将根据学 生参与的情况自动给出测试评定,并将结果发送给相关课程 教师做出总体评定。各相关教师可以根据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确定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课题,组织整理相应的网上虚拟社会 实践的材料,供学生参与并给出评定。该基地通过选取了一些 具有代表1生的反映革命传统精神和改革开放成就的现实基 地,采用各种能够直观地展现社会实践、生活实践的方法进 行,并在此基础上附以解说、练习、对话等等,构建以学生 为主体的参与式网上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自觉地参与思想政 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该基地的建成有它的意义:一是改革 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分构成,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划 分为理论授课学分和参与实践学分,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 课的学习中能理论联系实际,教师教学的的形式多种多样, 学生学习的方式也灵活多变,不再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 地听,大学生通过网上实践基地了解革命传统精神及其在当 代的意义,加深了对改革开放成就的认识,从中领悟自己对 社会的责任。二是改革了传统的教学表达方式,将丰富多彩 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电子文字等多 种方式与途径展现出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主动,学习 内容更加丰富。三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时空,使教学不再局限 教学时数上或实体教室里面,而是通过网络的虚拟空间大大 延长了教与学的时间与空间,有效解决了课时少与内容多的 矛盾,同时又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与实效性。该基地为加强 师生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师生可通过本系统加强教 学的交互性和师生的沟通,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内 容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挖掘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思 想政治理论课网上社会实践基地,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 课的教学实践的范围,节省社会实践经费,以有效解决大学 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问题。尽管这仅仅是一种探 索,但它为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困境开辟 了一个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oo5]5号. [2】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0:54、57. [3]靳诺:探索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增强公共理论课的实效性——在全 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J],江南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4.(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0.4] 2 00 8年第6期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in Universities Zhanwendu Zhengyinye Abstract:At present,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such as the deviations in understanding,the incomplete guaranteeing mechanism,and the unsatisfactory effects. Therefore,we must stick to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experience,teachers’leading role with students’ subjectivity,uniifed coordination with diversiifed exploration SO as to refor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The combination of ifeld practice and mock-field practice is a model for conducting such reform. Keywords: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practical teaching (上接第47页)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 Cause,Developemnt and Regulation He Chuantian Abstract:From its inception,ASEAN has consolidated its statu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negotiations by the feasibl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for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ASEAN count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enlargement of the ASEAN.Since the East—Asia Economic Crisis,the ASEAN countries,with their long—time experience in practicing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have endeavored to achieve an active“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ll regions”for an economic resurgence.It thus appears that the aim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is twofold: ifrst,to expand their international market SO as to ensure the economic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second,to achieve their strategic geopolitical purposes in regional stability,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ASEAN;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integration;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