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观念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
有人认为,哲学对科学没有指导作用;也有认为,如果哲学对科学有指导作用,那么,这只不过是显示了哲学自身的狂妄、愚妄。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究竟有没有指导作用呢?我的观点是,哲学对科学有指导作用,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指导作用,除非人类的精神领域不再有哲学——但对人类的精神领域来说,没有哲学是不可想象的。他们之所以会有如此错误的想法,主要还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我们知道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要研究和揭示的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系统观、辨证观和科学观组成了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而作为理工科出身的我们,首先就必须具备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力,系统观﹑辩证观﹑科学观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技术方法论,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研究人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规律,阐明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是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对任何一门具体科学都提供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自然科学当然也不能例外。这对我们理工科学生的科学研究实践很有指导意义。从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可以归纳概括为五个方面:
第一,哲学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部分,它的发展和变革,能够唤起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为科学发展制造舆论,扫清前进的障碍,成为推动自然科学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自
然科学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包括社会对自然科学的态度、社会舆论、民主气氛、自由探索精神,等等。哲学的发展,能够使社会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弄清科学的性质和作用,提高人们对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改变排斥、轻视科学的错误观念,养成重视科学、尊重科学和支持科学的社会态度,给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历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传播,往往成为科学进步的先导,它帮助科学家摆脱旧思想、旧传统、旧权威和习惯势力的错误影响,面对客观世界勇敢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打开科学研究的新天地。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哲学高潮必然会带来思想解放的高潮,而思想的大解放必然会开创科学繁荣高涨的新局面。
第二,哲学为人们领导和管理科学研究事业提供理论指导。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是一个庞大的社会部门,是一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事业,需要严密的组织和强有力的管理和领导。哲学帮助人们分析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对科学的影响和作用,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性,为党和政府提出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制订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而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各项方针、政策,有利于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合理组织社会力量,使科学技术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第三,哲学为科学工作者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科学研究指引方向,这是哲学对科学指导作用的最根本的方面。科学研究是脑力劳动,要依靠思维,错误的世界观会使科学家对自然现象作出错误的解释,在研究过程中迷失方向。而正确的世界观则能帮助科学家提高预测和预见能力,把握科学研究中的突破口,选择研究方向和确定研究步骤,尽量减少研究工作的摸索和时间与精力上的浪费,提高研究效率。对科学研究在方向上的指导是很关键的,特别是在科学发展的转折关头更为重要。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说过:“特别是在公认的危机时期,科学家们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解开他们的领域中的谜的工具。”
第四,哲学还给自然科学提供正确的方法论。在科学研究的方向确立之后,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就突出了。恩格斯很强调哲学对科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指导作用,他认为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法”,它为研究自然界各个领域的联系“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辩证法是帮助科学家“探寻新结果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90、283、147页。)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贯穿于研究工作的全过程,从选定研究课题、收集研究资料,到分析整理材料、科学推导、理论论证、提出假说,以致验证和修改假说、建立科学理论体系,各个环节都体现了出来。当然,哲学对科学的指导,决不意味着要去取代科学上的具体研究工作,而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给研究工作者以理论上的启迪,推动他们更好、更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科学实践本身去取得成果。
第五,哲学通过给科学家提供理论观点帮助他们总结研究经验和论证科学结果。科学家在取得研究成果之后,还必须从理论上进行认识论、方法论和知识体系等方面的总结,论证所取得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人类知识体系、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自己和人类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求助于哲学,从哲学中获得理论武器。
因此,我认为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正如科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容置疑一样。否定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也必然要导致否定科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否定科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实践观上的经验主义;否定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则是科学观上的经验主义。从自然科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体验来看,自然科学家或许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他们总是在自觉不自觉地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示的客观规律去从事科研工作。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科学技术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科技人员学点哲学会干得更好”。因此,尽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并非总能清醒地意识到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对于他们的生活和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但无论其是否具有
这种清醒的意识,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都在实际地指导着他们的活动,只是这种概念和理论在其长期的实践过程已经逐渐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规则了,这些规则对他们来说似乎不再与那些抽象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有什么联系,而仅仅是其生活常识和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一些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做法和办法。哲学概念和哲学理论对于科学活动的关系也是如此,从事着科学活动的人们也非总能清醒地意识到哲学概念和哲学理论对于他们日常的科研活动有什么指导意义,但这决不意味着他们的科研活动就不必受哲学概念和哲学理论的指导了。事实上,对于某些不能清醒地意识到哲学概念和哲学理论对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科学工作者来说,他们在科研活动中的那些习以为常的某些做法和办法,恰恰就是从一些看起来极其简单的哲学原则经由某些中间环节转化而来的。
综上所述,在实证科学时代,在哲学与科学之间,哲学既依赖于科学,来源于科学,又反作用于科学,对科学具有指导意义。与科学相结合而及时地概括和总结科学成果的哲学,对于科学是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的;反之,远离或脱离科学而自我沉浸于历史上的哲学书海中的哲学,则丝毫无益于科学创新,反倒有可能消极地引导科学而阻碍科学创新。因此我们的学习要遵循自然辩证法,我们的科学研究需要自然辩证法来指导。最后,我们理工科的研究生更要学习好自然辩证法,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本专业的学习和科研的内在规律,从而早日实现从盲目学习到理性学习的飞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