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上海市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上海市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2011.6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

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

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图勾勒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其中与③和④相对应的分别是

A.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2.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D.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A.非洲

B.欧洲

C.美洲

D.亚洲

3.古希腊人在许多方面都胜古罗马人一筹,除了

A.哲学

B.文学

C.艺术

D.法律

413 世纪左右,西欧确立了除国王外,贵族和市民阶层也能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体制。这一体

制是

A.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等级君主制

D.君主专制

5.历史学家将商代的历史视为“信史”的依据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青铜工艺日臻完善

C.文献与文物相印证 D.国家特征已经形成

6.“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出自

1 页(共11 页)





A.孔子

B.韩非子

C.老子

D.董仲舒

7.东汉末年,皇权日趋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战争冲击 B.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C.外族入侵频繁 D.“柔道”政策影响

8.体现“汉化风气下南北民族融合”的历史事件是

A.靖康之变

B.清军入关

C.唐蕃联姻

D.孝文帝改革

9.如果要求你在以下书目中找出述及鸦片战争的著作来阅读,应选择

A.①②

B.②⑨

C.③④

D.①④

10.使古代中国人走上读书一考试一做官这一人生轨迹的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推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11.“省”作为我国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沿用至今,它最初设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在中国古代,作为一种怀柔远人和展示天朝威仪的对外贸易活动是

A.朝贡贸易

B.全球贸易

C.边境贸易

D.民间贸易

13.“中国王朝最后的盛世”指的是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14.表面上它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实际上它是欧洲文化的新生。它是指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民族国家形成

15.“国王斗议会,议会杀国王”发生于

C.美国内战

D.十月革命

A.英国革命

B.法国革命

16.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项社会政策。这项政策的目的是

2页(共11页)



A.复兴工业生产 B.整顿金融秩序

C.建立社会保障

D.开展工赈救济

17.日本从“中国的学生”一跃成为“东方的列强”的历史转折点是

A.遣使赴唐 B.闭关锁国 C.明治维新 D.七七事变

18.“企业的合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灵魂”。这一现象始于

A.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D.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19.“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俾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与正义。”这是哪一国际

组织的宗旨

A.协约国 B.联合国 C.北约组织 D.华约组织

20.“古代的最后一位民族英雄,也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为

A.徐光启 B.林则徐 C.洪秀全 D.李鸿章

21.下面讽刺漫画中的那些“猿人”喻指

A.总理衙门大臣 B.“皇族内阁”成员

C.袁世凯集团 D.蒋介石集团

22.某校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以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作用C.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B.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D.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3 页(共11 页)



23.下为毛泽东参加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时所登记的信息。据此推断,此次会议应当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4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制定了一个规划,希望把美国人吸引到中国来旅游。这一规划出台

的背景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国经济特区的设立

25.阅读下列示意图,其中“?代表了

A.东盟 B.亚非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APEC会议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4页(共11页)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一)史料的类型
浩瀚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资料。下列材料对其所处时代的呈现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 虚构的,请据此对其进行分类。(6分)

(二)历史的解读
历史学是作为主体的历史学家对史实的解读。下表中的陈述有的属于“史实”,有的属于“观点”,请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打“√”。(6分)

(三)时代的特性
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请将下列左侧中国古代史的各个时期与右侧的主要特

5页(共11页)



征相对应(用序号表示)。(6分)

(四)历史的时空

假设你乘上“时空穿梭机”,就可以体验不同的历史时刻,见证各种历史变迁。请根据下列信

息在空格中填写史实。(6分)

(五)“中国”的形成

中国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一个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9分)

6页(共11页)



1)以上是秦朝、西汉和清朝前期的疆域图。请分别指出图片所对应的朝代,并依据图中信 息说明理由。(6分)
2)从以上历史疆域的变迁中,你认为中国历史发展有哪些特点?3分)
(六)启蒙与革命的时代
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也是启蒙思想广泛传播和革命的时代。(10分)

7页(共11页)



1)请从表格内所列的空格填写完整。(4分)
2)启蒙思想如何在美国的政治体制设计中得以实践?3分)
3)你如何理解启蒙思想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3分)
(七)从曼彻斯特到上海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铁路是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工业革命培早发生在英国的曼彻斯特,此

后迅即向全世界扩展,包括中国的上海。(12分)
1830年,当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进行试运行时,年幼的范妮搭乘了这辆火车。多年后,她日忆道:“我父亲认识几位对这一事业非常感兴趣的绅士,当斯蒂芬逊提议进行15英里距离的试运行时,他们以极大的善意邀请我父亲带着我参加,并且允许我坐在斯蒂棼逊的身旁,

我认为这真是自己毕生最大的荣耀之一”。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上海建成了淞沪铁路,也称吴淞铁路,它是中国第一条商用铁路,对于这一新鲜事物,时人尚持怀疑态度。不久,由于火车轧死一名士兵而遭致抗议,一些当地绅

士也以铁路破坏了风水,汽笛惊扰祖先的亡灵而大加反对,最后只好由清政府花巨资购买后

拆除。

1)如果以“从曼彻斯特到上海”为主题来列举工业革命内容的话,除了铁路之外,你还能 列举出哪些?3分)
2)就工业革命的全球性扩展而言,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两地间的工业革命具有哪些差异?

6分)
3)回顾这段历史,对今天上海的发展有什么启示?3分)
(八)国家记忆

8页(共11页)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集体记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既有被迫融入世界的屈辱记忆,

又有找寻中国发展道路的革命记忆,还有追求国家富强的改革记忆。(15分)

1)请列举能体现以上三种记忆的历史事件。(3分)

2)选择其中一种记忆来阐述它如何塑造了中国的历史进程。(12分)(要求:观点明确;运

用不少于两项具体史实阐述;200300字左右。)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9页(共11页)



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C

C

A

B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B

A

C

C

B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D

A

A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一)(6分)

真实:ABEF4分)

虚构:CD2分)

(二)(6分)

史实:BCD3分)

观点:AEF3分)

(三)(6分)

西周—F;春秋战国—D;秦朝—B;唐朝—E;两宋—C;明朝—A6分)

(四)(6分)

1)金字塔(2)空想社会主义(3)火烧圆明园(4)德意志统一(5)苏联(6)欧盟(6分)

(五)(9分)

1)图片一:清朝。(1分)理由是伊犁、乌里雅苏台、喇萨等地归中央政府管辖或其疆域与

今天的疆域最为接近。(1分)

图片二:秦朝。(1分)理由是都城设在咸阳或北方长城东西连贯起来。(1分)

图片三:西汉。(1分)理由是中央政府设置了河西四郡,使天山南北地区与内地联为一体。(1

分)

2)特点:中国历史发展呈现出多民族融合的特征;呈现出统一的趋势;呈现出疆域拓展的

特征。(3分)

(六)(10分)

10页(共11页)



1)①三权分立、互相牵制(1分)②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1分)③华盛顿(1分)④法国

大革命的爆发(1分)

2)实践: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后,颁布了《合众国宪法》。宪法规定了联邦政府组建的原

则为“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衡”,正是源自孟德斯鸠的主张。(3分)

3)基于史实进行概括提炼,言之有理给3分。其余酌情给分。

(七)(12分)

1)工业革命内容(写出任意3项即给3分)蒸汽机、煤炭、钢铁、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江

南制造局、发昌机器厂)工厂制、航运业等。

2)两者差异(写出任意3项即给6分)时间差异:曼彻斯特的铁路修建要比上海早近半个

世纪。

制造者差异:曼彻斯特的铁路是本国人创建的,而上海的铁路还是由外国人建造的。

观念差异:英国人对铁路持欢迎态度,而当时上海人则质疑和反对的态度。

结果差异:英国成功地修建了铁路,发展了交通运输业,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完成;而上海铁

路被拆除,反映了当时在上海开展工业革命的艰难与曲折。

3)言之有理即给分。(3分)

(八)(15分)

1)屈辱记忆:鸦片战争等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任写其中一项得1分)

革命记忆: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任写其中一项得1分)

改革记忆:洋务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任

写其中一项得1分)

2)观点明确(3分);史实充分(5分);阐述恰当(4分)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11页(共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