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题共20小题,前面10题是单选题,后面10题为多选题,共60分)
1.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熙凤先声夺人的出场和众人的言行,显示了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B、选文中贾母对王熙凤的戏谑,在一定程度上丑化了王熙凤的形象。C、对王熙凤头饰、服饰的描写,衬托了王熙凤艳丽华贵的气质。D、选文中王熙凤的言行举止,体现她巧于逢迎的性格特点。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因短篇小说《羊脂球》一举成名。其他短篇小说有《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B、莫泊桑被公认为世界短篇小说的巨匠,他的长篇小说也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代表作有《一生》《漂亮朋友》等。
C、小说《项链》以项链为标题,明确了小说的线索。小说的情节围绕项链展开,可以概括为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假项链四个部分。
D、《项链》这篇作品让我们看到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追求人格尊严要付出巨大代价。女主人公面对金钱是无奈的,对人格的追求也是无奈、失败的。作品向我们揭示了小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精神境界。
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句中的“黄金屋”指的是()A、金子堆砌的房子B、贵重物品C、比喻宝贵
D、一种借代的说法,指代荣华富贵的生活
4.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辍耕之垄上B、郯子之徒
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人是幸福人》——抒情性散文——谢冕B、《人生的境界》——议论文——冯友兰C、《边城》——小说——沈从文D、《清塘荷韵》——散文——季羡林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A、识记后不会遗忘C、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
B、遗忘的进程是均衡的D、遗忘是先慢后快的
)的表现D、坚持性
)
8、“临危不惧”“宁死不屈”是意志的(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9、建筑工人根据蓝图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种过程是(A、创造想象C、幻想
B、再造想像D、联想
10、儿童用2个手指加3个手指,对2+3进行计算的思维是()
A、动作思维C、集中思维
B、发散思维D、形象思维
11.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摘自《荷塘月色》)这句话写出清香的特点是()A、随风飘散,荡然无存B、聚而不散,芳香浓郁C、悠长连绵,沁人心脾D、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12.下列对“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对我进行的是关于生命意义的教育。B、母亲对我进行的是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C、母亲用自己的充实的人生给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给我进行的不是言传,而是身教。D、母亲虽不识字,但她却给予了我生命,超过了世上的千言万语。
13.“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子B、列数据C、下定义D、作诠释
14.下列句子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而耻学于师②学于余③师不必贤于弟子④不拘于时A、各项均不相同B、只有①②相同
C、只有③④相同D、各项均相同
15.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一项是()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三岁为妇,靡室劳矣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16.下列各句中,句式类型不同的一句是()A.刘备天下枭雄。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C.是说也,人常疑之。D.冰,水为之。
17.下列各项中,名句或成语的出处、作者及年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荀子春秋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本纪》司马迁西汉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秦观宋代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白居易.唐代.
18.下列各项中,对语句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作者要人们看重事物的实际功用,不可仅看其名声。
)B.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诗句表达作者沉浸于美好时光,饮酒纵欢。
C.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德行。
D.(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作者肯定张衡不趋炎附势的好品德,又惋惜其不能及时升官。19.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关于“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论述,体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B.司马迁认为,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心充满悲怨之情,所以创作《离骚》。C.龚自珍是清末人,有诗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D.宋濂被誉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意谓他是文官的首领,也就是宰相。20.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赋》一文围绕江风、江水来写景、抒情、议论。
B.《崤之战》中孟明对追兵说“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此话寓庄于谐。C.《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配玉块以示之者三”的表情描写,令读者感叹。
D.《蜀相》末句“长使英雄泪满襟”,作者既慨叹孔明未完成统一大业,也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
三、填空题(本题5小道,每题3分,共15分)1、情感的信息交际功能是通过_____实现。2、人的意志水平主要表现在______的水平上。
3、______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4、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_____。
5、根据已有形象,在头脑中的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25分)(一)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请鉴赏诗作中“割”字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
2、诗作中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二)
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1)、举例说明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方法?(2)、这段文字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3)、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四、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一则新闻: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5题答案:BDDBD6-10题答案:ACCBA11-15题答案:DCCBB16-20题答案:CABDD二、填空题1、表情2、克服困难3、个性倾向性4、思维能力5、创造想像三、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一)
1、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阅读理解(二)参考答案:
(1)、答案:排比,“我想春天应.....夏天...秋天是....冬.....”.;比喻,“春天是早晨”等。
(2)、答案:类比、象征。
(3)、答案:作者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