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年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5)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22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单选题)1.下列关于阅读方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列提纲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主干,突出重点。提纲必须简略些。B.在一般自觉的阅读中,读物里的一切信息都可能成为积累的对象。C.批注就是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及旁边等处的批语。

D.理解和阐释都不是对文章纯客观的分析和解说,而是表现了读者对文章的主观判断,反映出读者自身的价值取向。

2.下列各项对有关课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荷塘月色》一文中描绘的景象不是一般的客观存在,而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B.《内蒙访古》和《黄山记》这两篇游记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同时发表议论,表明了自己对一些历史问题的见解。

C.《淡淡的深情》一文采用了对照的写作方法,语言形象生动,表现母爱的无私、深厚、朴实和伟大。

D.《红烛》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闻一多的爱国情感、献身精神。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A.技经肯綮之未尝。(qǐng)B.谗谄之蔽明也。(chǎn)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ǎn)D.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的诗句。A.李白B.李贺C.李商隐D.杜牧

5.根据自己的积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他的《游山西B.“文章西汉两司马”中的“两司马”指的是司马相如和司马迁

C.《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D、曹操是不属于三国的人

6、“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是谁的诗句()A.贺知章B.刘禹锡C.曹操D.李商隐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沟壑旁,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花不知疲倦地开着,像昨晚稀稀落落的星.B.朋友们!跟我来呀.我们马上就到达目的地了.

C.我们在这里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D.我们七、八个人一拥而上,把他包围在里面.8.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是一个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请教,不耻下问。B.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C.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D.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中学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9、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本能的模仿活动的理论被称为()A、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

10.“善待地球,保护环境”是世界环境日主题.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x10-6m颗粒物)增多会导致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影响较大.下列做法不应倡导是()A.大量植树造林C.充分运用太阳能

B.直接燃烧煤炭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

1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初唐“四杰”是指杜牧、王勃、骆宾王、王维。B.普希金是俄国诗人。

C.茅盾的代表作有《子夜》和《林家铺子》。D.蒲松龄的代表作是《聊斋志异》。

12.肩挑担子坐台中,人们请它来作东;偏心事情不会做,待人接物出于公.打化学实验仪器.用品是()A.玻璃棒

B.天平

C.铁架台

D.试管夹

13.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布满了汽油气味,这时应当采用应急办法是().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

B.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C.打开所有车窗,禁止一切烟火,疏散乘客D.让车内人集中到车厢后部14.家用冰箱中惯用除臭剂是()A.活性炭

B.石灰水

C.酒精

D.食盐

15.重复淘洗大米或浸泡加热,损失最多是()A.碳水化合物

B.脂肪

C.族维生素

D.蛋白质

16.在实验室发生轻微化学灼伤,一方面应当做是().A.送往医院C.做人工呼吸

B.用清洁水进行冲洗D.包扎

17.某些不合格建筑装修材料会缓慢释放出对人体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中最常用是().A.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D.甲苯及甲醛等有机物蒸汽

18.人体容易患甲状腺肿是由于体内缺少__元素所致.()

A.NaB.FC.ID.Fe

19.水银温度计中“水银”是().A.水

B.银

C.汞

D.煤油

20.多晒太阳可以增进人体对___吸取.()A.镁

B.钙

C.磷

D.铁

二、填空题(本题5小道,每题3分,共15分)

1、一般说来,课程的基本范畴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____等方面。2、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3、_____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4、学校德育的功能可以概括地表达为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______功能三个方面。

5、教育性活动和_____是德育过程的基础。三、阅读理解(共20分)

罗丹说:“果然!照片说谎,而艺术真实。”这话含意深厚,道理何在呢?

我们知道“自然”是无时无处不在“动”中的,物即是动,动即是物,不能分离。这种“动象”,积微成著,瞬息万变,不可捉摸。能捉摸者,已是非动;非是动者,即非自然。照片于物象转变之中,摄取一角,强动象以为静象,已非物之真象了。况且动者是生命之表示,精神的作用;描写动者,即是表现生命、描写精神。自然万象无不在活动中,即是无不在“精神”中,无不在“生命”中。

但是艺术是否能表现“动”呢?艺术怎样能表现“动”呢?我们拿一张照片《行步的人》和罗丹雕刻的《行步的人》一比较,就觉得照片中人提起了一只脚,而凝住不动,好象麻木了一样;而罗丹的石刻确是在那里走动,仿佛要姗姗而去了。罗丹说:“你们问我的雕刻怎样会能表现这种‘动象’?其实这个秘密很简单。我们要先确定‘动’是从一个现状转变到第二个现状。画家与雕刻家之表现‘动象’就在能表现出这个现状中

间的过程。他要能在雕刻或图画中,使我们观者能同时看见第一现状过去的痕迹和第二现状初生的影子,然后‘动象’就俨然在我们的眼前了。”

这是罗丹创造动象的秘密。罗丹认定“动”是宇宙的真相,惟有“动象”可以表示生命,表示精神,表示那自然背后所深藏的不可思议的东西。这是罗丹的世界观,这是罗丹的艺术观。

罗丹自己深入于自然的中心,直感着自然的生命呼吸、理想情绪,晓得自然中的万种形象,千变百化,无不是一个深沉浓挚的大精神。这个自然的精神凭借着物质,表现出花,表现出光,表现出云树山水,以至于鸢飞鱼跃、美人英雄。所谓自然的内容,就是一种生命精神的物质表现而已。

“自然”本是个大艺术家,艺术也是个“小自然”。自然创造的过程,是精神的物质化;艺术创造的过程,是物质的精神化。罗丹深明此理,他的雕刻是从形象里面发展,表现出精神生命,不讲求外表形式的光滑美满。但他的雕刻中确没有一条曲线、一块平面而不有所表示生意跃动,神致活泼,如同自然之真。

罗丹的雕刻最喜欢表现人类的各种情感动作,因为情感动作是人性最真切的表示。罗丹和古希腊雕刻的区别也就在此。希腊雕刻注重形式的美,讲求表面的美,讲求表面的完满工整,这是理性的表现。罗丹的雕刻注重内容的表示,讲求精神的活泼跃动。所以希腊的雕刻可称为“自然的几何学”,罗丹的雕刻可称为“自然的心理学”。自然无往而不美。普通人所谓丑的如老妪病骸,在艺术家眼中无不是美,因为也是自然的一种表现。果然!这种奇丑怪状只要一从艺术家手腕下经过,立刻就变成了极可爱的美术品了。

艺术家是无往而非“美”的创造者,只要他能真把自然表现了。(选自宗白华《看了罗丹雕刻以后》,有删改)1.下列对罗丹艺术特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捕捉自然动态变化的每个细节,用物象表现自然的真相。

B.注重表现自然内在的精神生命,不讲究作品外在的艺术形式。C.深入自然中心,感受其气息,通晓其变化,刻画其心理。D.关注人类的各种情感动作,善于表现人类精神的活泼跃动。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判断,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在艺术家眼中,自然无往而不胜,是因为艺术家可以凭借自己的艺术创造去修补自然本身的缺陷。

B.罗丹不仅能从自然物质的“动象”中体悟到自然的真相,而且能用创作表现自然背后深藏的生命精神。

C.古希腊雕刻艺术讲究形式,求完整,偏理性;而罗丹雕刻讲内容,求品质,偏感性,表现风格完全相反。

D.艺术家是“美”的创造者,无论怎样奇丑怪状的物体,只是一经艺术家的手,立刻就变成了极可爱的艺术品。

3.联系全文,谈谈对“照片说谎,而艺术真实”这句话的理解。四、作文(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一则新闻:

一年有6个多月大雪封山,年均气温零下3摄氏度,冬天时甚至会降到零下50摄氏度;离中俄边境只有2.5公里,距最近的镇却有150多公里,举目所见皆为茫茫森林……奇乾中队就驻扎在这样的林海之中。这座几乎与世隔绝的“驿站”,见证着一代代队员在冰雪中勇往直前、在烈火中冲锋陷阵,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奏响了一曲履职尽责的“冰与火之歌”

从以上新闻中刊登在“暖闻”专栏中,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5题答案:DBCCC6-10题答案:CCAAB11-15题答案:ABCAC16-20题答案:BDCCB二、填空题1、结构2、班级授课制3、上课4、教育性5、交往三、阅读理解:参考答案:1.D

2.B

3.世上没有完全静止的物质,“动”才是自然的生命精神,是自然的“真相”;艺术家可以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表现“动”,而照片却难以表现。(3分,两个要点,一点1分,两点3分,意思符合即可)四、作文省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