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监控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来源:榕意旅游网
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监控系统设计

摘 要

随着当前城市规模的增大,很多公共场合都放置有自动售货机,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即时性需求,为人们进行简单物品的采购提供了一种便利。传统的自动售货机多采用单片机控制方案,系统硬件设计复杂,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差,很难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维护维修困难。

本文设计一套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阐述了自动售货机的发展背景与前景,详细分析其功能和特点,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选用型号为L293D的步进驱动电机,设计了平面式贮币、电磁阀退币的货币处理装置,双螺旋式的送出机构,为降低成本和开发周期,创造性的选用了集成键盘、显示、设置功能的控制面板;以三菱FX2N-48MR型PLC为主控制器,基于FXGP/WIN-C编程软件,采用顺序控制的程序设计思路,设计了系统控制程序,包括投币程序、比较选择购买程序和退币程序。

该设计提高了自动售货机的可靠性和执行效率,且系统维护容易,维修简单,有一定的市场推广价值。

关键词:自动售货机,可编程序控制器,梯形图

Based on PLC automatic vending machine system design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design was by the microcomputer - PLC constitution automat supervisory system,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automat and th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t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characteristic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 of work basically, to carried on a more careful elaboration by the microcomputer - PLC constitution vending machine system overall design process.

Chooses PC machine in the design to take the host workstation on position machine, the lower position machine uses PLC to make the controller, three PLC controllers respectively be from the workstation 1, from the workstation 2, from the workstation 3, in the article exhaustively introduced the automat various hardware composition, and has completed the PLC exterior wiring diagram. In the article has manufactured on the position machine user management contact surface.

The present paper key point places the PLC various hardware part the design and the introduction, the PLC trapezoidal chart Defers to in the overall design process “asks the question, the analysis ques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e guiding ideology, has made the careful elaboration to the overall system design work.

KEY WORDS: the vending machin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Ladder diagram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注 意 事 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

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目 录

前 言 ................................................................................................ 1 第1章 自动售货机的介绍 ............................................................... 2

1.1自动售货机概述 .................................................................... 2 1.2自动售货机功能分析 ............................................................ 3 1.3自动售货机前景分析 ............................................................ 4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 ....................................................................... 6

2.1自动售货机系统需求 ............................................................ 6 2.2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 7 2.3 总体方案设计 ....................................................................... 8 第3章 自动售货机硬件结构设计 ................................................. 10

3.1 硬件选择 ............................................................................. 10

3.1.1 电机的选择 ............................................................... 10 3.1.2 货币处理装置 ........................................................... 10 3.1.3 送出机构 ................................................................... 11 3.1.4 按钮装置 ................................................................... 11 3.1.5 显示装置 ................................................................... 11

第4章 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设计 ................................................. 12

4.1 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 ..................................... 13

4.1.1自动售货机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工作流程 .......... 13 4.1.2自动售货过程的控制子系统简述 ............................. 13 4.1.3 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控制 ................................... 15 4.2 PLC控制系统设计编程要求及基本原则 ........................... 15

4.2.1 PLC控制系统设计编程要求..................................... 15 4.2.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16 4.3 自动售货机PLC控制方案设计 ........................................ 17 4.4 PLC选型 ............................................................................. 18

4.4.1 PLC概述 .................................................................... 18 4.4.2 I/O点估算.................................................................. 20 4.4.3 PLC选型 .................................................................... 21

4.5程序设计 .............................................................................. 22

4.5.1 I/O地址设计 .............................................................. 22 4.5.2 流程设计 ................................................................... 23 4.5.3 PLC与现场器件的连接 ............................................ 24 4.5.4 投币程序设计 ........................................................... 25 4.5.5 比较、选择、购买程序设计 .................................... 28 4.5.6 退币程序设计 ........................................................... 30 4.5.7 主程序设计 ............................................................... 32 4.5.8 梯形图程序调试 ....................................................... 33

结 论 .............................................................................................. 35 谢 辞 .............................................................................................. 36 参考文献 .......................................................................................... 37 附 录 .............................................................................................. 39 外文资料翻译 .................................................................................. 45

前 言

从自动售货机的发展趋势来看,它的出现是由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构造向技术密集型社会转变的产物。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以及消费模式和销售环境的变化,要求出现新的流通渠道;而相对的超市、百货购物中心等新的流通渠道的产生,人工费用也不断上升;再加上场地的局限性以及购物的便利性等这些因素的制约,无人自动售货机作为一种必须的机器便应运而生了。

从广义来讲投入硬币、纸币、信用卡等后便可以销售商品的机械,从狭义来讲就是自动销售商品的机械。从供给的条件看,自动售货机可以充分补充人力资源的不足,适应消费环境和消费模式的变化,24小时无人售货的系统可以更省力,运营时需要的资本少、面积小,有吸引人们购买好奇心的自身性能,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工费用上升的问题等各项优点。

现在,自动售货机产业正在走向信息化并进一步实现合理化。例如实行联机方式,通过电话线路将自动售货机内的库存信息及时地传送各营业点的电脑中,从而确保了商品的发送、补充以及商品选定的顺利进行。并且,为防止地球暖化,自动售货机的开发致力于能源的节省,节能型清凉饮料自动售货机成为该行业的主流。在夏季电力消费高峰时,这种机型的自动售货机即使在关掉冷却器的状况下也能保持低温,与以往的自动售货机相比,它能够节约10-15%的电力。进入21世纪时,自动售货机也将进一步向节省资源和能源以及高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因经济复苏缓慢,社会对扩大就业与工作场所提供茶点饮料的福利事业更为关注。自动售货机不仅保障了惬意的工休时间,也是最廉价、提高职工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24小时无休工作状态中的办公场所,使用独具魅力的迷你型饮料冲饮机,解决了不间断提供咖啡饮品服务的问题,这种服务加速了自动售货机与咖啡饮品服务的融合。1999年的全美自动售货机协会和全美咖啡服务协会的合并使人们更直观地看到了这种融合现象。

第1章 自动售货机的介绍

1.1自动售货机概述

自动售货机是可完成无人售货、光机电一体化的商业自动化设备。自动售货机不受任何场地限制,方便快捷,可以每天24小时售货,因此深受上班族的欢迎。很多城市的公共场所都放置有自动售货机,出售的商品五花八门,从饮料、零食、香烟、糖果,到牙刷、方便面、自动照相机等。近年来,我国的自动售货机行业突飞猛进,在汽车总站、商厦、医院、小区、学校等地区纷纷涌现出自动售货机的踪迹。这种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也是现代化城市配套设施的需求。常见的自动售货机如图1-1所示。

图1-1 自动售货机

自动售货机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欧,当时在美国的地铁系统中,人们可以用1美分在自动售货机上买到一块口香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以信息革命为中心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引发了零售业巨大的变革,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商品流通领域内自动售货机的出现与迅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向快节奏、高效率变化,时间的价值显著提高,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注重便利性、即时性。随着自动售货机数量的增加、商品包装的定量化和标准化、出售商品的多样化,自动售货的便利性日益显现。同时,被称为“永不下班的超级营业”的自动售货机在满足人们的即时性需求方面是其它零售方式不可替代的。据美国2002年4月5日出版的《幸福》杂志介绍美国2001年自动售货业利润增长率为21.4%,在发展最快的行业中居第四位;在1996-2001年年度中,自动售货业以78.4%的年平均利润增长率雄居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榜首。如此多的优点使得自动售货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自动售货机产业正在走向信息化并进一步实现合理化。例如实行联机方式,通过电话线路将自动售货机内的库存信息及时地传送各营业点的电脑中,从而确保了商品的发送、补充以及商品选定的顺利进行。并且,为防止地球暖化,自动售货机的开发致力于能源的节省,节能型清凉饮料自动售货机成为该行业的主流。在夏季电力消费高峰时,这种机型的自动售货机即使在关掉冷却器的状况下也能保持低温,与以往的自动售货机相比,它能够节约10%-15%的电力。进入21世纪后,自动售货机也将进一步向节省资源和能源以及高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1.2自动售货机功能分析

在进行上、下位机程序编写之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确定自动售货机本身所具备的功能及在进行某种操作后所具有的状态。

售货机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投入的货币进行运算,并根据货币数值判断是否能够购买某种商品,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例如:售货机中有8种商品,其中01号商品(代表第一种商品)价格为2.50元,02商品为3.50元,其余类推。现投入1个1元硬币,当投入的

货币超过01商品的价格时,01商品的选择按钮处应有变化,提示可以购买,其他商品同此。当按下选择01商品的价格时,售货机进行减法运算,从投入的货币总值中减去01商品的价格同时启动相应的电机,提取01号商品到出货口。此时售货机继续等待外部命令,如继续交易,则同上,如果此时不再购买而按下退币按钮,售货机则要进行退币操作,退回相应的货币,并在程序中清零,完成此次交易。自动售货机的工作流程图如图1.2所示。

初始状态投入硬币投币状态按下选择按钮购买状态按下退币按钮是否有剩余YN退币状态

图1-2 自动售货机工作流程图

1.3自动售货机前景分析

自动售货机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商务工具,2004年以后,中国的自动售货机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奥运会和世博会为自动售货机市场带来了巨大商机,2008年后进入了发展期,自动售货即将在中国零售业掀起继百货商店、超市之后的第三次零售业革命。

现在,中国自动售货机市场已经进入了发展期。另外,各个大型城市

的改造使得很多小店小铺消失,同时随着金融支付手段的增多,IC卡、手机移动支付等技术使自动售货机提供便利服务成为可能,这些自动售卖平台的创新模式无疑为国内的自动售货业迅速成长创造了条件。

《2009年中国自动售货机产品专项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分析预测报告》是结合自动售货机产品历年供需关系变化规律,对自动售货机产品内的企业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采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学研究方法撰写而成的。对我国自动售货机产品的市场环境、生产经营、产品市场、品牌竞争、产品进出口、行业投资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详实系统地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预测,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进行投资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权威、充分、可靠的决策依据。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进出口数据主要来自海关及商务部,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

2.1自动售货机系统需求

根据任务书要求,绘出自动售货机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

123LCD显示屏4565角投币口1元投币口5元投币口投币指示灯报警灯78925饮料出口确定取消 图2-1 自动售货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1——西瓜汁(1元);2——橙汁(1元);3——葡萄汁(1元);4——绿茶(2元);5——红茶(2元);6——奶茶(2元);7——咖啡(3元);8——可乐(3元);9——牛奶(3元)。用数字键代替商品按键,就能在某种商品缺货的时候能及时地补上其他的商品种类,并且不会使顾客混淆,使人机界面更加友好。

其控制要求如下:

(1) 货物种类共9种,这9种物品分别对应着9个不同的按键选择,

其中1元、2元、3元价格不等的物品各3种;货币识别装置能够识别0.5元、1元、5元的货币。

(2) 在规定的30秒时间内可多次投入货币,能够实现货币累加功能,超过30秒投币无效。

(3) 如果累计投入的货币数目超过所购买物品的总价,机器能够实现找钱功能;如果投入的货币没有达到所选择物品的价格,投入的钱将全部退还;在投入一次累加货币后选择物品时,如果投入的累加货币数目大大超过所选择物品的预设单个价格时,能够实现选择同一件物品购买多个。

(4) 设计13个按键选择,其中9个是货物选择,2个多选键,还有一个确定键和一个取消键,如果没有按流程进行按键,自动售货机将启动报警系统,等待再次正确的按键选择。

(5) 应有购买货物的总花钱数和找零的货币数的显示。

2.2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根据上述要求,制定合理方案:首先,应该做上位机与下位机的任务分工,上位机主要用来完成仿真界面的制作过程,而下位机则主要用来完成PLC程序的编写;其次,要分别对上位机和下位机进行资料的查找与收集。例如在进行仿真界面的设计时可以去观看一下真正售货机的外观,必要时可以借助一些宣传图片来设计自动售货机的外型;在进行PLC程序的编写时需要先分配PLC的I/O点,确定上、下位机的接口;然后,分别对上、下位机分别进行设计工作;最后,进行上位机设计结果与下位机设计结果的配合工作,经调试后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另外,上位机与下位机的设计工作是密切配合的,它们无论在通信中使用的变量,还是在仿真中控制的对象都应该是一致的。总体上讲,仿真界面是被控对象,利用PLC来控制这个仿真的自动售货机,仿真的自动售货机接受PLC的控制指令并完成相应的动作;另一方面,仿真界面中的仿真自动售货机的运行,都是由组态界面所提供的命令语言来完成的。这是整个仿真系统内部各大部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本设计主要是对自动售货机中的下位机,也就是主要是对PLC在其中的程序进行设计。

由此绘出系统组成框图如2-2所示。

商品选择开关各种指示灯钱币识别传感器显示机构PLC(主控制器)退币电动机补料机构图2-2 系统结构框图

出货电磁阀

PLC控制系统:接受人民币识别系统信息,确认已接受的人民币是否可购买消费者所指定的商品,确认后按要求售出商品。

钱币识别传感器:主要包括纸币识别器、硬币识别器、硬币找零系统等,它主要实现识别真假纸币(一般为拾元、伍元)和硬币(壹元、伍角)、拒收假币和残币、正确找零的功能。

补料及出货系统:货柜由多层货架组成,当购物者指定所需商品后,由控制系统启动出货系统出货;当某种货物被取出后,补料机构自动补料(在这里补料机构采用简单的倾斜式机构,即当某种货物被售出后,补料机构里面的货物直接向前滑至首位进行补位)。

显示机构:显示购买的瓶数、投入的钱数以及剩余的钱数。

2.3 总体方案设计

由于设计中的货物品种不多,因此要求上没有现实中的自动售货机功能强大。本自动售货机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计币系统、比较系统、选择系统、饮料供应系统和退币系统。

(1) 计币系统:当有顾客买饮料时,投入的钱币经过识别机构,记录

5角、1元或5元钱的个数,通过个数与币值相乘或者相加,并将总钱币数据存放在D9(数据寄存器)中。

(2) 比较系统:投入钱币完毕后,系统会把D9内的钱币数据和可以购买饮料的价格进行比较,当投入的钱币总值超过1元小于2元时,西瓜汁、橙汁、葡萄汁的指示灯亮;当投入的钱币总值超过2元小于3元时,西瓜汁、橙汁、葡萄汁、绿茶、红茶、奶茶的指示灯亮;当投入的钱币总值超过3元时,9种饮料的指示灯都亮,并且多选键“2”也亮;当投入的钱币总值超过5元时,所有的指示灯都亮,此时可以选择饮料或选择退币。

(3) 选择系统:比较电路完成后选择电路指示灯亮,当按下西瓜汁或绿茶选择按钮时,相应的指示灯转为1 秒为周期的闪烁。当相应的饮料供应完毕后,闪烁同时停止。此时可以按继续购买按钮,继续购买饮料,实现循环购买。

(4) 饮料供应系统:当按下选择按钮时,相应的电机Y3—Y7启动。在饮料输出的同时,减去相应的购买钱币数,当饮料输出达到10秒时,电机停机。

(5) 退币系统:当顾客购完饮料后,多余的钱币只要按下退币按钮,系统就会把数据寄存器D9中的钱币退回。

第3章 自动售货机硬件结构设计

3.1 硬件选择

3.1.1 电机的选择

自动售货机吐出饮料的过程实际为电机动作推饮料下来。由于电机都是电感性负载,在停转的时候会有反向电流,所以需要用PC847光电隔离器把控制和驱动信号隔离开来,然后用L293D步进驱动电机,电机驱动需24 V电压,控制信号经过L293D后变为24 V左右的电源信号才可驱动电机。

电机有三根线:电源、地线和反馈信号(电机转一圈送出一个低电平)。在机械制作中使电机转一圈刚好推出一瓶饮料,电机转一圈同时产生一反馈信号,此信号使电机停止转动,另外一种情况是红外检测到有货物落下则电机停止转动。

3.1.2 货币处理装置

货币处理装置包括:检测货币投入状态的投入状态检测装置;检测有无货币退还操作的退还操作检测装置;在投入状态及投入货币退还操作的有无达到规定的基准状态时,将说得到的基准状态信号利用所外部;连接装置向投入外部装置输出的状态输出装置。

目前投入试用的“货币识别机”设置有感应线圈,通过对货币的材料、大小尺寸等各个要素进行感应并探明真伪。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磁场变化,可以通过电子技术进行分析、探查和识别,更高级的检测还可以运用频谱分析。

货币识别器种类繁多,但贮币退币机构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平面式贮币,电磁阀退币;另一类是圆筒式贮币,步进电机退币。

根据设计中对自动售货机的要求,选择平面式贮币,电磁阀退币。当货币投入后经过识别识出电信号后,伪币和异物被排出,真币按面值由几组分布电磁阀分配到不同贮币腔体内备用;当收到退币找零电信号后,通过退币电磁阀或退币电机拉杆,将贮币腔内下部货币依电信号程序推出,

完成自动售货机的退币找零功能。

3.1.3 送出机构

目前,应用于自动售货机上的商品送出机构种类较多,下面是一些较典型的送出机构。

(1)旋转式送出机构

此送出机构把饮料放在螺旋导轨上,并在货道底部开设出口槽,由电机带动螺旋导轨转动,当饮料转到开口槽时便出槽下货。这种送出机构应用最为广泛,它要求电机的转矩较大,造价成本较高。

(2)转盘式送出机构

上面是一个很大的喇叭状罐体存储容器,下面是一个周边有若干个圆槽的转盘,通过转盘的转动使罐体落入转盘周边的槽内而被售出。这种送出机构也需要较大的转矩来带动和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会发生卡死现象。

(3)滚筒送出机构

该送出机构由一个阶梯梁和滚筒构成,滚筒内可以装若干瓶饮料,通过步进电机来带动滚筒的转动,利用梁的各阶梯段与滚筒之间不同的开口距离控制商品掉落的顺。这种机构要求电机有较高的转动精度。

(4)弹簧推动式送出机构

这种机构是由螺旋式弹簧和连在弹簧一端的电机构成的,电机转动一圈就带动弹簧转动一圈,同时推出一瓶饮料。

根据设计中对自动售货机的要求,选择双螺旋式送出机构。

3.1.4 按钮装置

自动售货机的按钮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操作按钮和基板,操作按钮设置在面板上,基板设置在操作按钮侧的相反侧,具有显示部分和检测机构,显示部分显示与操作按钮对应的信息,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操作按钮的操作,显示部分设在基板上的与操作按钮不相向的位置。

3.1.5 显示装置

液晶显示器(LCD)是现在非常普遍的显示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省电、辐射低、易于携带等优点。液晶显示器

(LCD)的原理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大不相同,LCD是基于液晶电光效应的显示器件,包括段显示方式的字符段显示器件,矩阵显示方式的字符、图形、图像显示器件,矩阵显示方式的大屏幕液晶投影电视液晶屏等。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在通电时导通,使液晶排列变得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则变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

第4章

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设计4.1 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控制系统

4.1.1自动售货机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工作流程

(1)组成部分

主控制板温控模板货币识别模块自动售货机硬件系统销售模块人机模块通讯模块

图4-1 自动售货机硬件系统组成部分

其中,温控模块包括温度采集和加热制冷控制;销售模块完成一个整体的销售动作,一般都是电机驱动特定的机构实现;人机模块包括键盘和显示,有的机器还加上了显示屏,可以投放广告;目前仅部分高端机器有通讯模块的功能,一般都是采用GPRS模块,可以完成销售统计、原料补给、广告管理以及一些会员服务。

(2)工作流程

首先开机后要自检各个部件的状态是否正常,若不正常要显示错误信息,方便运营人员及时修复;若自检通过,检查商品信息,若缺少货物,停止销售该类商品;然后等待,等待消费者投钱和选择商品,若有人选择商品,等钱币投入后就开始执行销售模块,将产品送出,并找零钱。这是最基本的功能描述,在实际的设计中,有很多的因素需要考虑,一定要保证机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1.2自动售货过程的控制子系统简述

控制子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售货价格系统

自动售货机售出的同类商品可分若干品种,其售前设定价格须预先贮存在控制系统内。售货机的价格设置系统由按键和存储器组成,通过按键选择被设价商品的种类及价格,并将价格写入存储器,该存储器本身具有掉电保护功能,属于软件设置方式。此外,在简易型售货机中,由于出售商品种类少,价格变化小,使用币种单一,也可用硬件来设置价格,采用拨码开关对应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累计、可售指示和退币系统

控制系统的核心CPU对识币、退币、无货检测及购货信号进行巡回检查,当有识币信号后,将金额数值送入金额累计存储器中进行累计,并通过串行扩展口进行显示,同时将金额累计存储器中的数值与预设价格存储器中的数值进行比较,如金额累计数值等于或大于预设价格数值,则通过串行接口使可售指示灯亮,提示购货。此时可按下购货按钮,由CPU检测到购货信号后,如金额累计存储器中数值与预设价格相等,则通过并行扩展接口驱动电磁阀或微电机驱动出商品,并将金额累计存储器清零,完成一次售货过程;如累计金额大于预设价格时,驱动商品后,相减差额由信号驱动退币,实现售货和退币找零功能。

(3)检测系统

在自动售货机商品贮存道下方安有接触行程开关,当贮存道内有商品时,压下行程开关,售货机正常工作;当商品出售完毕时,行程开关被释放,向CPU发出无货信号,经检测通过串行扩展接口向相应的售完指示灯发出信号,使机身外部 “售完”指示灯亮,此种商品自动停售,即使投币累计金额达到该道商品预设价格数值,可售按钮仍然无启动信号,金额累计存储器也不清零。

(4)累计及自测功能系统

自动售货机CPU在每次售出商品后,向售出累计存储器中累计售出数据,通过售货机内部的按键可在金额显示窗中读到累计结果。此外,在按下自测功能键后,出现自测功能信号,由外部按键操作,可检测各商品贮存道的驱动商品功能。

4.1.3 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控制

当某一个控制任务决定由PLC来完成后,选择PLC就成为最重要的事情。一方面要选择多大容量的PLC ,另一方面是选择什么公司的PLC及外设。

对第一个问题,首先要对控制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把所有的I/O点找出来,包括开关量I/O和模拟量I/O以及输出是用继电器还是晶体管或是可控硅型。控制系统输出点的类型非常关键,如果它们之中既有交流220V的接触器、电磁阀,又有24V的指示灯,则最后选用的PLC的输出点数有可能大于实际点数。因为PLC的输出点一般是几个一组共用一个公共端,这一组输出只能有一种电源的种类和等级,所以一旦它们是交流220V的负载使用,则直流24V的负载只能使用其他的输出端了,这样有可能造成输出点浪费,增加成本,所以要尽可能选择相同等级和种类的负载,比如使用交流220V的指示灯等。一般情况下继电器输出的PLC使用最多,但对于要求高速输出的情况,就要使用无触点的晶体管输出的PLC了。

对第二个问题,则有以下几个方面要考虑:

(1) 功能方面 所有PLC一般都具有常规的功能,但对某些特殊要求,就要知道所选用的PLC是否有能力控制任务。如对PLC与PLC、PLC与智能仪表及上位机之间有灵活方便的通信要求;或对PLC的计算速度、用户程序容量等有特殊要求;或对PLC的位置控制有特殊要求等。这就要求用户对市场上流行的PLC品种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

(2) 价格方面 不同厂家的PLC产品价格相差很大,有些功能类似、质量相当、I/O点数相当的PLC的价格能相差40%以上。在使用PLC较多的情况下,这样的差价当然是必须考虑的因数。

PLC主机选定后,如果控制系统需要,则相应的配套模块也就选定了。

4.2 PLC控制系统设计编程要求及基本原则

4.2.1 PLC控制系统设计编程要求

任何一种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以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设计PLC 控制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充分发挥PLC 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是设计PLC控制系统的首要前提,这也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就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控制现场的资料,同时收集相关国内、国外相关的资料。同时还要注意和现场的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等紧密配合,拟定控制方案,共同解决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2)保证PLC 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保证PLC 控制系统能够长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设计者在系统设计、元器件选择、软件编程等方面要全面考虑,以确保控制系统安全可靠。例如:应该保证PLC 控制程序不仅能在正常条件下运行,而且要在非正常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

(3)力求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

一个新的控制工程固然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新工程的投入、技术的培训、设备的维护也将导致运行资金的增加。因此,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要注意不断地扩大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断地降低工程的成本。这就要求设计者不仅应该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而且要使控制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便、成本低,不宜盲目追求自动化和高指标。

(4)适应发展的需要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将会不断地提高,设计时要适当考虑到今后控制系统发展和完善的需要。这就要求在选择PLC、输入/输出模块、I/O 点数和内存容量时,要适当留有裕量,以满足今后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

4.2.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所编的程序要合乎所使用的PLC的有关的规定

主要是对指令要准确地理解,正确地使用。各种PLC指令多有类似之处,但还有些差异。对于有PLC使用经验的人,当选用另一种不太熟悉的型号进行编程设计时,一定要对新型号PLC的指令重新理解一遍,否则容易出错。

(2)要使所编的程序尽可能简洁

简短的程序可以节省内存,简化调试,而且还可节省执行指令的时间,提高对输入的响应速度。要使所编的程序简短,就要注意编程方法,用好指令,用巧指令,还要能优化结构。要实现某种功能,一般而言,在达到目的的相同时,用功能强的指令比用功能单一的指令,程序步数可能会少些。

(3)要使所编的程序尽可能清晰

这样既便于程序的调试、修改或补充,也便于别人了解和读懂程序。要想使程序清晰,就要注意程序的层次,讲究模块化、标准化。特别是在编制复杂的程序时,更要注意程序的层次,可积累自己的与吸收别人的经验,整理出一些标准的具有典型功能的程序,并尽可能使程序单元化,像计算机中的常用的一些子程序一样,移来移去都能用,这样,设计起来简单,别人也易了解。

(4)要使所编的程序合乎PLC的性能指标及工作要求

所编程序的指令条数一定少于所选用的PLC内存的容量,即程序在PLC中能放得下,所用的输入、输出点数要在所选用PLC的I/O点数范围之内,PLC的扫描时间要少于所选用PLC的程序运行监测时间。PLC的扫描时间不仅包括运行用户程序所需的时间,而且还包括运行系统程序,如I/O处理、自监测所需的时间。

(5)所编程序能够循环运行

PLC的工作特点是循环反复、不间断地运行同一程序。它的运行从初始化后的状态开始,待控制对象完成了工作循环(完整程序执行一次),则又返回初始化状态继续运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控制对象在新的工作周期中也得到相同的控制。

4.3 自动售货机PLC控制方案设计

(1)通过分析,由于程序内部的联锁、互动关系较为复杂,故采取步进指令较为简单。

(2)本自动售货机可使用5角硬币,给计总金额数带来麻烦,可对除5角识别器以外的所对应INC指令的计数器中的值乘2 计算来方便计算总钱数,即将所有“元”转化为多少个“5角”。

(3)由于实验室PLC型号三菱FX2N-48MR对某些指令无法识别,所以需将所有用脉冲执行型的功能指令都使用PLS指令进行转化,即通过PLS指令驱动辅助继电器M,实现程序功能。

(4)找余时,可找1元与5角,故需对剩余总金额寄存器中的数目除以2 和取模2,除2结果即为当前要找1元的数目,取模2结果即为当前要找5角数目。

(5)PLC 选用继电器输出型。

(6)任务书要求实现顾客的循环购买,故需实现控制程序的跳转(向后跳转)。当顾客再次购买时,余额寄存器(为了退币,该寄存器中值已除2)中值要先乘2,以便与商品价格比较(商品价格已转化为多少个5角),再进入下次购买 。

(7)退币结束时,使用SET指令恢复初始态,并置位所有寄存器,以准备下一个顾客购买饮料,防止出现错误。

4.4 PLC选型

4.4.1 PLC概述

(1) PLC的由来

在PLC问世之前,工业控制领域中是继电器控制占主导地位。继电器控制系统有着十分明显的缺点:体积大、耗电多、可靠性差、寿命短、运行速度慢、适应性差,尤其当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就必须重新设计、重新安装,造成时间和资金的严重浪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汽车型号不断更新的要求,以在激烈的竞争的汽车工业中占有优势,提出要研制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来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为此特拟定了十项公开招标的技术要求,

根据招标要求,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PLC(PDP—14型),并在通用汽车公司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了成功,从而开创了工业控制新时期。从此可编程控制器这一新的控制技术迅速发展起来,而且在工业发达国家发展很快。

(2)PLC的定义

在PLC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经过4年的调

查,于1980年把这种新型的控制器正式命名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英文缩写为PC,并作如下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式电子装置。它使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来存储指令,并实现逻辑运算、顺序控制以对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曾于1982年11月颁布了可编程序控制器标准的草案第一稿,1985年1月又发表了草案第二稿,1987年2月颁布了草案第三稿。该草案中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外部设备等都应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起功能的原则设计。”定义强调了PLC应直接应用于工业环境,它必须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广泛的适应和应用能力。

4、PLC的主要功能 (1)条件控制功能

条件控制(或称逻辑控制或顺序控制)功能是指用PLC的与、或、非指令取代继电器接触的串联、并联及其他各种逻辑连接,进行开关控制。

(2)定时/记数控制功能

定时/记数控制功能指用PLC提供的定时器、计数器指令实现对某种操作的定时或计数控制,以取代时间继电器和计数继电器。

(3)数据处理功能

数据处理功能是指PLC能进行数据传送、比较、移位、数制转换、算术运算、逻辑运算以及编码和译码等操作。

(4)步进控制功能

步进控制功能是指用步进指令来实现在有多道加工工序的控制中,只有前一道工序完成以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操作的控制,以取代由硬件构成的步进控制器。

(5)A/D与D/A 转换功能

A/D与D/A 转换功能是指通过A/D、D/A模块完成模拟量和数字量之间的转换。

(6)运动控制功能

运动控制功能是指通过高速计数模块和位置控制模块等进行单轴或多轴运动控制。

(7)过程控制功能

过程控制功能是指通过PLC的PID控制指令或模块实现对温度、压力、速度、流量等物理参数的闭环控制。

(8)扩展功能

扩展功能是指通过连接输入输出扩展单元(即I/O扩展单元)模块来增加输入输出点数,也可通过附加各种智能单元及特殊功能单元来提高PLC的控制功能。

(9)远程I/O功能

远程I/O功能是指通过I/O单元将分散在远距离的各种输入、输出设备与PLC主机相连接,进行远程控制,接收输入信号、传出输出信号。

(10)通信联网功能

通信联网功能是指通过PLC之间的联网、PLC与上位机的链接等,实现远程I/O控制或数据交换,以完成较大规模系统的复杂控制。

(11)监控功能

监控功能是指PLC能监视系统各部分的进行状态和进程,对系统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和记录,甚至自动终止运行;也可在线调整、修改控制程序中的定时器、计数器等的设定值。

4.4.2 I/O点估算

本系统是一个小型集中控制系统,PLC选型主要取决于控制系统输入、输出开关信号的数量、用户程序的长短及相关的功能。根据控制要求,I/O点数在40个左右,其中其输入点为20点、输出点为20点,该PLC为继电器输出型。

了解各个控制对象的驱动要求,分析对象的控制要求,确定所控制参数的精度及类型,如:对开关量、模拟量的控制等,完成PLC硬件结构配置。本设计中,退币按钮、各种饮料按钮、开始购买按钮、继续按钮和饮料出口(驱动电磁阀)等均为开关量。根据上述要求,因条件所限输出均用指示灯代替,由此绘制出PLC控制电路接线图,编制I/O接口功能表。

4.4.3 PLC选型

三菱PLC相较于西门子价格便宜,性价比较高,适于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而三菱FX系列是中小型机,FX-2N系列又是三菱FX家族中最先进的PLC系列,适用于本设计中的控制要求,其基本单位有16/32/48/64/80/128点,六个基本FX-2N单元中的每一个单元都可以通过I/O扩展单元扩充为256 I/O点,其基本单元如表4.1所示:

表4-2 三菱FX-2N系列PLC

型号

输入点

继电器输入 可挖硅输晶体管输出

FX2N—16MR-001

FX2N

FX2N

—32MR-00

—32MS

1 FX2N

FX2N

—48MR-00

—48MS

1 FX2N

FX2N

—64MR-00

—64MS

1

4MT FX2N—6

32

32

48—64

8MT FX2N—4

24

24

48—64

2MT FX2N—3

16

16

24—32

FX2N—16MS

FX2N—1

8

6MT

8

24—32

出点数

点数

扩展模块

FX2N

FX2N

—80MR-00

—80MS

1 FX2N

FX2N—1

—128MR-0

01

28MT

64

64

48—64

0MT FX2N—8

40

40

48—64

4.5程序设计

4.5.1 I/O地址设计

一般讲,配置好的PLC其输入点数与控制对象的输入信号数总是相应的,输出点数与输出的控制回路数也是相应的(如果有模拟量,则模拟量的路数与实际的也要相当),故I/O的分配实际上是把PLC的入、出点号分给实际的I/O电路,编程时按点号建立逻辑或控制关系,接线时按点号“对号入坐”进行接线。

表4-3 I/O信号地址分配表

输入信号

名称 5角投币光电开关

1元投币光电开关

5元投币光电开关 西瓜汁按钮

代号 ST1 ST2 ST3 SB1

输入点编号 X000 X001 X002 X003

名称

5角退币光电开关

1元退币光电开关 报警灯 西瓜汁指示灯

输出信号

代号 YA1 YA2 HL1 HL2

输出点编号 Y000 Y001 Y002 Y003

橙汁按钮 葡萄汁按钮 绿茶按钮 红茶按钮 奶茶按钮 咖啡按钮 可乐按钮 牛奶按钮 确定按钮 取消按钮 多选按钮“2”

多选按钮“5”

4.5.2 流程设计

SB2 SB3 SB4 SB5 SB6 SB7 SB8 SB9 SB10 SB11 SB12 SB13

X004 X005 X006 X007 X008 X009 X010 X011 X012 X013 X014 X015

橙汁指示灯 葡萄汁指示灯

绿茶指示灯 红茶指示灯 奶茶指示灯 咖啡指示灯 可乐指示灯 牛奶指示灯 投币指示灯 推出饮料电磁阀

HL3 HL4 HL5 HL6 HL7 HL8 HL9 HL10 HL11 YV

Y004 Y005 Y006 Y007 Y008 Y009 Y010 Y011 Y012 Y013

PLC控制的自动售货机的程序流程图如图4-4所示。

开始系统初始化N系统自检?Y顾客按下所选择的商品按钮有货吗?N报警Y投入钱币辨别真伪N报警并退出伪币Y钱币累加并显示N满足商品价格?Y是否有余额?N送出商品Y找零、退币、送出商品

图4-4 自动售货机程序流程图

4.5.3 PLC与现场器件的连接

PLC与现场器件的连接图如图4-5所示。

ST1ST2ST3SB1SB2SB3SB4SB5SB6 COM1X000X001X002X003X004X005X006X007X008X009X010X011Y013X012COM2X013Y000X014X015COMY001YA2DC24VYA1FUYVY002Y003Y004HL3Y005HL4Y006HL5Y007HL6Y008HL7Y009HL8Y010HL9Y011HL10Y012HL11HL1 HL2SB7SB8SB9SB10SB11SB12SB13

图4-5 PLC与现场器件的连接图

4.5.4 投币程序设计

在投币的过程中,每投入一次钱币,投入显示将增加相应的币值,余

额也增加同样币制。

在下图4-6中,主要是数据传输程序和数据累加程序。接通电源后,M8013、M0闭合一个扫描周期,5角、1元、5元的信息被传送至D0、D1、D2中。光电开关ST1、ST2、ST3分别检测5角、1元、5元钱币的投入数,并将检测结果累加至D5中,程序产生一个周期为400ms的比较脉冲,比较D5中硬币的累加值。

X011S0STLSET S0ZRST D1 D10ZRST T0 T6ZRST C0 C3SET S20X001M0X002M1X003M2S20T0M3PLS M0INC D1PLS M1INC D2PLS M2INC D3T0 K30PLS M3MUL D2 K2 D4PLS M4M4MUL D3 K10 D6PLS M5M5MUL D4 D6 D8PLS M50M50ADD D8 D6 D9SET S21启动设备S20STL5角计数1元计数5元计数将1元转化为多个5角总钱数S21STLM6M8M9M7M7S21M10M12M13M11M11S21M14M16M17M15M15S21M18M20M21M19M19X007X006X005X004PLS M6CMP K5 D9 M7Y007可乐指示灯RST Y000SET S22PLS M10CMP K6 D9 M11Y010橙汁指示灯RST Y000SET S23PLS M14CMP K11 D9 M15Y011红茶指示灯RST Y000SET S24PLS M18CMP K20 D9 M19Y012咖啡指示灯RST Y000SET S25图4-6 投币程序设计

相应的指令为:

STL S20 LD X003 LD X001 PLS M2 PLS M0 LD M0 INC D1 PLS M1 LD M1 INC D2 LD M2 INC D3 LD S20 LD T0 PLS M3 MPS AND M3 MUL D2 K2 D4 MPP PLS M4 MPS AND M4 MPP PLS M5 MPS AND M5 ADD D4 D6 D8 MPP PLS M50 MPS ADD D8 D1 D9 MPP SET S21 LD X002 OUT T0 K60 MUL D3 K10 D6 AND M50

4.5.5 比较、选择、购买程序设计

价格的比较要贯穿购买过程的始终,只要余额大于某种商品价格时,就需要输出一个信号,提示可以购买,这里只要选择指示灯来代表此信号;当投入的币值可以购买某种商品时,按下相应的“选择”按钮即可在出货框中出现该种商品,同时液晶显示屏中显示出已经消费掉的金额,余额也将扣除已消费的币值,接着余额继续与价格相比较,判断是否能继续购买。出现在出货口的商品在没有取走前,一直保持显示状态,用鼠标点击该商品代表已经取走,出货口中的商品隐藏。

在下图4-6中,当D5中的累加值2元3元时,M12接通,Y010、Y011接通闭合,橙汁指示灯、红茶指示灯亮,相应的常开触点闭合。当按下可乐按钮时,X007常开触点闭合,M20、Y007、T2接通,推出饮料电磁阀YV通电,推出可乐,同时T2、T3产生占空比为50%、周期为400ms的闪烁程序,即Y000接通200ms、断开200ms,可乐指示灯闪烁。由于X004闭合,T6接通,经过8s后YV失电,停止动作,同时D5中的数据减去可乐费用3元,剩余值存于D5中,作为需找钱的数值。

S22STLT1T1 K100S23STLT2 K100T2Y004T2PLS M28M28Y003T1PLS M22M22SUB D9 K5 D9西瓜汁指示灯剩余钱数SUB D9 K6 D9 剩余钱数PLS M23M23CMP D9 K0 M24M25S0M24RST Y007M29CMP D9 K0 M30M31S0M30RST Y010SET Y000SET S31S31Y007X000S30PLS M27M27DIV D9 K2 D9X010X000M48X010PLS M48MUL D9 K2 D11X000PLS M49M49MUL D9 K2 D13ADD D13 D10 D9S21M33DIV D9 K2 D9X010STLX000SET S34S31PLS M33X010SET S34M8013Y010PLS M29SET Y000SET S30S30STLM8013继续购买继续购买ADD D11 D10 D9S21

图4-7 比较、选择、购买程序设计

相应的指令为: STL S21 PLS M6 LD M6 CMP K5 D9 M7 LD M8 PLS M10 LD M10 CMP K6 D9 M11 LD M12 OR M13 LD M14 LD M16 OR M17 OUT Y011 CMP K20D9 CMP K11 D9 M15 M19 LD M20 OR M21 OUT Y012 OR M9 OUT Y007 LD M7 RST Y000 LDI M7 AND X004 SET S22 LD S21

OUT Y010 LD M11 RST Y000 LDI M11 AND X005 SET S23 LD S21 PLS M14 LD M15 RST Y000 LDI M15 AND X006 SET S24 LD S21 PLS M18 LD M18 LD M19 RST Y000 LDI M19 AND X007 SET S25 4.5.6 退币程序设计

在退币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完成退币的运算过程,根据结果输出相应的钱币,退币结束时还要使用到的某些寄存器重新赋零。

在下图4-8中,T6动作,使得Y004接通,找钱执行机构动作,YA为找钱光电计数开关,找出5角的钱币经过C1技术,其数字为D5中的剩余值。当C1计数至D5中的值时,C1动作,使得M33动作,Y004断开,找钱完毕。D5、C1复位,为下一次自动销售饮料做好了准备。当投币数大于3元时,其控制过程与按可乐按钮时的控制过程类似,不再赘述。

S24STLT3Y005T3PLS M34M34SUB D9 K11 D9PLS M35M35CMP D9 K0 M36M37S0M36RST Y011SET Y000SET S32T3 K100S33STLM8013Y012X000S33PLS M45M45X010SET S34剩余钱数DIV D9 K2 D9X010X000M51MUL D9 K2 D17PLS M51继续购买ADD D17 D10 D9S21S34STLT5T5 K20每2秒退出一次硬币S32STLM8013Y011X000S32PLS M39M39DIV D9 K2 D9X010X000M50MUL D9 K2 D15ADD D15 D10 D9S21S35PLS M50S35X010SET S34S35STLC2C1SET S35Y002Y001PLS M46继续购买S35PLS M47M46ADD D9 K1 D11M47ADD D10 K1 D12S25STLT4Y006T4PLS M40M40SUB D9 K20 D9PLS M41M41CMP D9 K0 M42M43S0M42RST Y012C1C2T6C2C1T6T4 K100C1 D11C2 D12T6 K20C3 D9剩余钱数C3Y000S34SET S0SET Y000RETSET S33END恢复初始状态

图4-8 退币程序设计

相应的指令为:

STL S34 OUT Y001 ADD D10 K1 D12 LDI C1 OUT K20 T5 LD S35 PLS M46 LD S35 PLS M47 LD M46 ADD D9 K1 D11 LD S35 OUT C1 D11 OUT C2 D12 OUT T6 K20 OUT C3 D9 ANI C3 OUT Y000 ORI C2 AND T6 OUT S34 LD C1 AND C2 AND T6 SET S0 LD T5 SET S35 STL S35 LDI C1 LDI C2

4.5.7 主程序设计

OUT Y002 LD M47 根据上述各过程的程序设计,可以把一次交易过程分为几个程序块:投币过程、选择商品及购买过程、退币过程。

根据各过程的程序设计编写指令程序表如表4-9所示。完整的程序设计见附录。

表4-9 PLC指令语句表

步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213233343536373839指 令STL S20LD X001PLS M0LD M0INC D1LD X002PLS M1LD M1INC D2LD X003PLS M2 LD M2 INC D3LD S20 OUT T0 K60LD T0PLS M3MPSAND M3MUL D2 K2 D4 MPPPLS M4MPSAND M4MUL D3 K10 D6MPPPLS M5MPSAND M5ADD D4 D6 D8MPPPLS M50MPSAND M50ADD D8 D1 D9MPPSET S21STL S21PLS M6LD M6 步序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指 令CMP K5 D9 M7LD M8OR M9OUT Y007LD M7RST Y000LDI M7AND X004SET S22LD S21PLS M10LD M10 CMP K6 D9 M11LD M12OR M13OUT Y010LD M11 RST Y000LDI M11AND X005 SET S23 LD S21PLS M14LD M14CMP K11 D9 M15LD M16OR M17 OUT Y011LD M15 RST Y000 LDI M15 AND X006SET S24LD S21PLS M18LD M18CMP K20 D9 M19LD M20OR M21OUT Y012步序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指 令LD M19RST Y000LDI M19AND X007SET S25STL S34OUT T5 K20 LD T5 SET S35STL S35LDI C1OUT Y002LDI C2OUT Y001LD S35 PLS M46LD S35PLS M47LD M46 ADD D9 K1 D11LD M47ADD D10 K1 D12 LD S35OUT C1 D11OUT C2 D12 OUT T6 K20OUT C3 D9ANI C3OUT Y000LDI C1ORI C2AND T6OUT S34LD C1AND C2AND T6SET S0END

4.5.8 梯形图程序调试

由于实验室没有相应的实物控制模型(自动售货机),因此,在调试系

统控制程序时,所有的输入信号(包括硬币、纸币识别)均用开关信号来代替,所有的输出均用指示灯来表示。调试时,首先按控制系统PLC接线图完成硬件接线,并仔细检查接线是否有误,特别要注意接线时不能出现短路、断路及反接等情况,否则会造成硬件损坏及人身意外。

开始程序调试:首先将PLC控制程序写入到PLC机器中,再选择监控状态,使PLC处于“RUN”状态,然后逐一按下开始购买按钮、投币按钮(硬币识别机构),选择按钮,或继续购买按钮,观察输出指示灯是否按预计效果闪灭,并通过监控状态观察程序的运行过程及输入输出信号、内部描述实际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照设计控制要求,逐一检验设计功能是否能有效的实现,并对程序进行改进和完善。

例如,调试过程中,某些寄存器中的值出现异常,经仔细观察程序执行后,确认是因为没有注意PLC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的结果需占用两个寄存器;调试过程中,如果顾客需进行再次购买饮料时,控制程序会出现错误,主要是饮料按钮指示灯无法正确按余额指示还可以购买物品,经仔细观察程序执行后,确认是因为未将余额寄存器中数值乘以2,导致顾客前次购物结束后的剩余金额在无形之中被减少一半,由此导致指示灯指示错误;调试过程中,发现重复线圈问题,需将程序进行合并,避免重复线圈;调试过程中,无法实现正确退币(现象为5角退币机构和1元退币机构总是少退一次币),观察程序执行后,确认是因为是程序编制问题(采用根据寄存器中的值计数,循环退币造成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需将余额寄存器中1元及5角的数目分别加1,作为计数器的设定值。总而言之,对程序必须要反复调试,不断改进,以获得既完全实现功能,而又简单、严谨性高的PLC控制程序。

结 论

论文在讲述了自动售货机的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方案论证,介绍了PLC的基本组成、特点、工作原理以及PLC的选型,并对基于PLC的自动售货机系统的构成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设计要求,以三菱FX2N-48MR型PLC为主控制器,基于FXGP/WIN-C编程软件,采用顺序控制的程序设计思路,设计了系统控制程序,包括投币程序、比较选择购买程序和退币程序等等,

通过本次论文设计,使我对 PLC控制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通过多次上机操作,我对计算计的运用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而在论文设计中通过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综合分析等方面的训练,使我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断摸索,掌握了不少的工程设计方法,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工程设计思想,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

本次自动售货机设计方案比较简单,造价也比较便宜,操作简便,适合投放在学校、医院、超市等公共场合。但本系统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在对硬币识别的功能上不够完善,没有设置5角以及纸币的的识别系统,用户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不完善的部分和功能的增加有待于进一步的设计和调试。

谢 辞

在此答辩之际,我首先要感谢导师老师。因为无论从论文选题,到编写过程,直到完成,郑老师无不倾注着心血和辛劳。这点让我们深受感动。郑老师认真的求学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学识、敏锐的学术眼光、深邃的学术思想、勤勉塌实的治学作风、诲人不倦的精神无不让人感动。我在这里说一声,老师,辛苦了!

同时,我还要感谢其他给我指导帮助的各位老师,他们都在我做设计的时候无私的帮助过我,给我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议,让我获益匪浅。

三年大学生活转眼即逝。在这三年学习期间,洛阳理工学院的老师们无私耕耘、孜孜教诲,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书里和书外的知识。为我们即将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向所有老师们表示深深得谢意和崇高的敬意。你们辛苦了!

最后,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老师!忠心地祝愿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参考文献

[1] 陈建民.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3):76-90

[2] 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第三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 贺贾德胜.PLC应用开发实用子程序(第一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35-136

[4] 三菱股份有限公司编. FX可编程控制器编程手册[Z].北京:研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

[5] 邹金慧.可编程控制器及其系统[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11

[6] 翁维勤.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7] 李景学.等.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8] 余雷声.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9] 童伟,刘树道.气动PLC顺序控制系统的设计[J].液压与气动,2004,(10):12-13

[10] 王兆义.可编程控制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1] 陈宏钧.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指导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PLC编程手册[Z]. 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2003

[13] 谭维瑜.电机与电气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4] 许缪.工厂电气控制设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5] 石玉珍.电气制图及图形符号国家标准汇编[M].上海:中国标准出版社,1989

[16] 姜培刚.盖玉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7] 张海根.机电传动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8] 何存兴.张铁华.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0

[19] 于庆广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系统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0] 孔凡才.自动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1] 张进秋.陈永力.张中民.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6-78

附 录

主程序:

X011S0STLSET S0ZRST D1 D10ZRST T0 T6ZRST C0 C3SET S20X001M0X002M1X003M2S20T0M3PLS M0INC D1PLS M1INC D2PLS M2INC D3T0 K30PLS M3MUL D2 K2 D4PLS M4M4MUL D3 K10 D6PLS M5M5MUL D4 D6 D8PLS M50M50ADD D8 D6 D9SET S21S20STLS21STLM6M8M9M7M7S21M10M12M13M11M11S21M14M16M17M15M15S21M18M20M21M19M19X007X006X005X004PLS M6CMP K5 D9 M7Y007RST Y000SET S22PLS M10CMP K6 D9 M11Y010RST Y000SET S23PLS M14CMP K11 D9 M15Y011RST Y000SET S24PLS M18CMP K20 D9 M19Y012RST Y000SET S25S22STLS30STLT1 K100T1Y003T1PLS M22M22SUB D9 K5 D9PLS M23M23CMP D9 K0 M24M25S0M24RST Y007SET Y000SET S30M8013Y007X000X010SET S34S30PLS M27M27DIV D9 K2 D9X010X000M48PLS M48MUL D9 K2 D11ADD D11 D10 D9S21S23STLS31STLT2 K100T2Y004T2PLS M28M28SUB D9 K6 D9 PLS M29M29CMP D9 K0 M30M31S0M30RST Y010SET Y000SET S31M8013Y010X000X010SET S34S31PLS M33M33DIV D9 K2 D9X010X000PLS M49M49MUL D9 K2 D13ADD D13 D10 D9S21S24STLS32STLS25STLT3 K100T3Y005T3PLS M34M34SUB D9 K11 D9PLS M35M35CMP D9 K0 M36M37S0M36RST Y011SET Y000SET S32M8013Y011X000X010SET S34S32PLS M39M39DIV D9 K2 D9X010X000PLS M50M50MUL D9 K2 D15ADD D15 D10 D9S21T4 K100T4Y006T4PLS M40M40SUB D9 K20 D9PLS M41M41CMP D9 K0 M42M43S0M42RST Y012SET Y000SET S33S33STLM8013Y012X000X010SET S34S33PLS M45M45DIV D9 K2 D9X010X000PLS M51M51MUL D9 K2 D17ADD D17 D10 D9S21S34STLT5SET S35S35STLC2Y001S35PLS M46S35PLS M47M46ADD D9 K1 D11M47ADD D10 K1 D12S35C1 D11C1Y002T5 K20C2 D12T6 K20C3 D9C3Y000C1T6S34C2C1C2T6SET S0RETEND

外文资料翻译

Everyone knows there's only one constant in the technology world, and that's change. This is especially evident in the evolution of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PLC) and their varied applications. From their introduction more than 30 years ago, PLCs have become the cornerstone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control systems in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At heart, the PLC is an industrialized computer programmed with highly specialized languages, and it continues to benefit from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the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lds. The most prominent of which is miniatur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he Shrinking PLC

When the PLC was first introduced, its size was a major improvement - relative to the hundreds of hard-wired relays and timers it replaced. A typical unit housing a CPU and I/O was roughly the size of a 19 television set. Through the 1980s and early 1990s, modular PLCs continued to shrink in footprint while increasing in capabilities and performance (see Diagram 1 for typical modular PLC configuration).

In recent years, smaller PLCs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the nano and micro classes that offer features previously found only in larger PLCs. This has made specifying a larger PLC just for additional features or performance, and not increased I/O count, unnecessary, as even those in the nano class are capable of Ethernet communication, motion control, on-board PID with autotune, remote connectivity and more.

PLCs are also now well-equipped to replace stand-alone process controllers in many applications, due to their ability to perform functions of motion control, data acquisition, RTU (remote telemetry unit) and even some integrated 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functions. Previously, these

functions often required their own purpose-built controllers and software, plus a separate PLC for the discrete control and interlocking.

The Great Communicator

Possibly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 in recent years lies in the communications arena. In the 1970s Modicon introduction of Modbus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allowed PLCs to communicate over standard cabling. This translates to an ability to place PLCs in closer proximity to real world devices and communicate back to other system controls in a main panel.

In the past 30 years we have seen literally hundreds of proprietary and standard protocols developed, each with their own unique advantages.Today's PLCs have to be data compilers and information gateways. They have to interface with bar code scanners and printers, as well as temperature and analog sensors. They need multiple protocol support to be able to connect with other devices in the process. And furthermore, they need all these capabilities while remaining cost-effective and simple to program.

Another primary development that has literally revolutionized the way PLCs are programme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interface with PCs for HMI, SCADA or DCS applications, came from the computing world.

Use of Ethernet communications on the plant floor has doubled in the past five years. While serial communications remain popular and reliable, Ethernet is fast becoming the communications media of choice with advantages that simply can't be ignored, such as: * Network speed. * Ease of use when it comes to the setup and wiring. * Availability of off-the-shelf networking components. * Built-in communications setups.

Integrated Motion Control

Another responsibility the PLC has been tasked with is motion control. From simple open-loop to multi-axis applications, the trend has been to integrate this feature into PLC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re are many applications that require accurate control at a fast pace, but not exact precision at blazing speeds. These are applications where the stand-alone PLC works well. Many nano and micro PLCs are available with high-speed counting capabilities and high-frequency pulse outputs built into the controller, making them a viable solution for open-loop control.

The one caveat is that the controller does not know the position of the output device during the control sequence. On the other hand, its main advantage is cost. Even simple motion control had previously required an expensive option module, and at times was restricted to more sophisticated control platforms in order to meet system requirements.

More sophisticated motion applications require higher-precision position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and many PLCs offer high-speed option modules that interface with servo drives. Most drives today can accept traditional commands from host (PLC or PC) controls, or provide their own internal motion control. The trend here is to integrate the mot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into the logic controller programming software package.

Programming Languages

A facet of the PLC that reflects both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is programming language. The IEC 61131-3 standard deals with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defines two graphical and two textual PLC programming language standards: * Ladder logic (graphical). * Function block diagram (graphical). * Structured text (textual).Instruction list (textual).

This standard also defines graphical and textual 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 elements to organize programs for sequential and parallel control processing.

Based on the standard, many manufacturers offer at least two of these languages as options for programming their PLCs. Ironically, approximately 96 percent of PLC users recently still use ladder diagrams to construct their PLC code. It seems that ladder logic continues to be a top choice given it's performed so well for so long.

Hardware Platforms

The modern PLC has incorporated many types of Commercial off the Shelf (COTS) technology in its CPU. This latest technology gives the PLC a faster, more powerful processor with more memory at less cost. These advances have also allowed the PLC to expand its portfolio and take on new tasks like communications, data manipulation and high-speed motion without giving up the rugged and reliable performance expected from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New technology has also created a category of controllers called Programmable Automation Controllers, or PACs. PACs differ from traditional PLCs in that they typically utilize open, modular architectures for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using de facto standards for network interfaces, languages and protocols. They could be viewed as a PC in an industrial PLC-like package.

Overall, PLC user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products currently available, while keeping their eye on new trends and implementing them where the benefits are obvious. Typically, new installations take advantage of advancing technologies, helping them become more accepted in the industrial world.

众所周知,科技世界里只有一个永恒真理,那就是变化。这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及其各种应用的发展过程中尤为明显。自从三十多年前将PLC引进以来,PLC已经在广泛的工业领域中成为几十万控制系统的基础。

从本质上讲,PLC是一种用高度专业化语言编程的工业计算机,并继续受益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它的最突出之处是小型化和通信功能。

微型化的PLC

在最初引进PLC的时候,主要改进它的体积,这与替换了数百个硬接线继电器和计时器有关。一个嵌有CPU和I/O的典型单元有大约19寸电视机那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模块化的PLC逐渐微型化,同时它的容量和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近年来,更小型PLC已经发展到纳米级和微型级,它们已具有以前只在大型PLC上才有的特点。因此仅为了额外特性或性能而不是增加I/O容量而具体指定一个大型的PLC变得不必要,因为即使纳米级PLC也具备以太网通信、运动控制、自动调谐的嵌入式PID、远程连通性等更多的功能。

现在,由于PLC能执行运动控制、数据采集,远程终端单元(RTU)甚至一些集成人机介面(HMI)等功能,因此PLC在很多应用中也已配置齐全从而替代单一的过程控制器。以前,这些功能通常要求他们自身内置实现这些功能的控制器和软件,此外,还需要一个用于离散控制和互锁的独立的PLC。

强大的通信功能

近年来,最有意义的变化也许发生在通信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Modicon推行的Modbus通信协议,允许PLC通过标准电缆进行通信。这为PLC更好地适用于现存的设备提供了可能性,并且向主板上的其它控制系统通信成为可能。

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真实地目睹了数百个专利化协议和标准化协议的发展,每一个协议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现在,PLC已成为数据编译器和信息网关,它们必须接入条形码扫描器和打印机,还有温度和模拟传感器。在过程控制中,它们需要支持多种协议,以便它们能和其它设备通信。

此外,在它们全部具备这些功能的同时,它们仍然要有高的性价比而且编程简单。

另一个主要改进来自于计算处理领域。确切地说,它革命化了PLC的编程方式、互相通信、与用于HMI、SCADA和DCS的PC有接口。

在过去的五年中,车间级以太网通信的应用已经翻了一倍。尽管串行通信仍然很受欢迎并且很可靠,但以太网快速地成为值得选择的通信媒体,它有着不能被忽视的优势,例如:网速、设置简单、布线方便、现成网络组件的可用性、嵌入式通信设置

集成运动控制

另一个分配给PLC的任务是运动控制。从简单的开环控制到多轴应用来看,在PLC的软件和硬件中集成运动控制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很多系统在快速运行时要求精确的控制,但并不是在超高速运行时的绝对精准。单机PLC在一些系统上也能很好地运行。许多纳米级和微型级PLC都有高速运算能力和控制器内置的高频脉冲输出能力,使它们成为开环控制的可行解决方案。

一方面要提醒的是控制器在控制顺序上不能确定输出设备的位置。另一方面要提醒的是它的主要优势在于它的成本。以前,即使简单的运动控制也要求有一个昂贵的选择模块。有时为了满足系统需求,它不能用于更精密的控制平台中。

越精密的运动控制系统要求越高精度的定位硬件和软件,而许多PLC都提供高速选择模块接入伺服驱动。现在,许多驱动都兼容来自控制主机(PLC或PC)的传统命令,或者提供自身的内部运动控制。将运动控制组态软件集成在PLC编程软件包中将成为一种趋势。

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是反映PLC历史的一个方面。国际电工委员会61131-3标准(IEC 61131-3)处理了编程语言并且定义了两个图形化的和两个文本化的PLC编程语言标准:梯形逻辑(图形化) 功能块图(图形化)结构化文本(文本化)指令表(文本化) 这项标准也定义了为顺序控制和并行控制处理组织程序的图形化的和文本化的顺控功能图元素。基于这项标准,许多PLC生产商提供最少三种语言中的两种作为他们PLC编程时的语言选择。讽刺的是,在近来接触的PLC使用者中,有大约96%仍然使用梯形图

编写PLC代码。由于梯形图长期的良好表现,因此梯形图编程似乎会继续成为最好的选择。

硬件平台

现代的PLC已经在它们的CPU里集成了多种的商业非定制(COTS)技术。最新的技术为PLC提供了一个更快,更强,存储量更大且成本更低的处理器。

水平上。许多PLC生产商已经支持最受大众接受的现场总线网络,使PLC的I/O可以分配在广阔的区域上或者定位在以前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的位置上。这使个人电脑通过使用接口卡接入到标准PLC的I/O子系统成为可能,而这种接口卡主要是由PLC生产商或第三方开发商提供的。现在,这些具挑战性的广阔区域都可以由个人电脑监控。至于在不需要技术等级控制引擎支持的地方,使用者可以利用更为先进的软件包和硬件机动性,这成本也比较低廉。

总的来说,PLC用户对现行可用的PLC产品感到满意。同时,他们密切关注新的趋势,并在他们认为有利可图的地方用上新的PLC产品。新PLC利用先进的技术,使它们在工业界更容易地被采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