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树立一教高中三年的目标,为高三出口打下周三坚实的基础。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 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没有学习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
四、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4、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5、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7、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1
8、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地理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9、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10、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时安排 周 次 教 学 进 度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1-2周 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1课时) 第2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课时) 第3-4周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6课时) 第4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3课时) 第5-6周 第一单元复习、单元测试与评讲 (3课时)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6-8周 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5课时) 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 (4课时) 第9周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复习课) (2课时) 第10-11周 中段考试及试卷分析 第12-13周 第3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2课时)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和问题研究 (2课时)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1课时) 第14-15周 第2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课时) 第3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课时) 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课时) 第16-18周 第2节 山地的形成 (1课时)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2课时) 第4章单元复习课 (1课时) 第19周 第20周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课时) 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课时) 期末复习 (2课时) 2012年9月1日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