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路小学 266003)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ꎬ联系生活开展实践应用教学符合教育改革趋势ꎬ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而小学数学的实践应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ꎬ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结合生活开展实践应用教学ꎬ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ꎻ数学教学ꎻ生活ꎻ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19)29-0048-02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实践应用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实践应用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学习数学知识ꎬ解决问题ꎬ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ꎬ使其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ꎬ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未能准确把握实践应用教学的特点和要求ꎬ没有掌握正确的实践应用教学方法.因此ꎬ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实践应用教学ꎬ紧密结合生活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刘红燕
二、制定生活化的活动主题
教学活动主题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小学数学实践应用
教学效果.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ꎬ兴趣偏好以及教学内容确定生活化的主题是实施实践应用教学的关键.教学活动主题选择应遵循几点原则:(1)教学活动主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性ꎬ以便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学习ꎻ(2)教学活动主题必须具备一定的开放性ꎬ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ꎬ有效引导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ꎻ(3)主题应该贴近生活.在确定教学活动主题时ꎬ教师要深入挖掘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例子ꎬ选择生活化的主题ꎬ如测量旗杆高度、天平平衡、零花钱使用情况的调查等主题开展教学.例如ꎬ在开展“辨认方向中”的实践使用教学的过程中ꎬ教师可确定主题:(1)探讨如何辨认方向ꎻ(2)学会辨认教室方向ꎻ(3)介绍学校、家乡的方位.活动主题设计到生活中的多种事物:北斗星、指南针、太阳、教室等.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应用教学活动中逐渐学会如何辨别方向.
一、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实施实践应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结合生活创设生活
化的教学情境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ꎬ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ꎬ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基于此ꎬ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ꎬ结合教学内容ꎬ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很强ꎬ非常爱玩游戏.因此ꎬ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ꎬ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ꎬ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例如ꎬ在教学“小小商店”一课时ꎬ考虑到学生虽然对人民币有了初步的认知ꎬ但缺少实际使用经验ꎬ对人民币的实际用途认识不够全面深入ꎬ但拿钱买好吃的ꎬ好玩的是小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事情.因此ꎬ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个特点ꎬ制定教学目标本:(1)模拟真实的购物行为ꎬ引导学生深刻认知人民币ꎬ掌握它的换算方法.(2)引导学生掌握常规的购物方法ꎬ培养他们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教育ꎬ引导学生养成合理消费ꎬ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为此ꎬ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室中搭建一个“小超市”ꎬ创设生活化的购物场景ꎬ引导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购物活动中逐渐深入地了解人民币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9-07-15
三、创设生活化的实践教学情境
新课标强调应该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在教
学中教室应该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ꎬ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ꎬ结合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ꎬ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增强教学的实践性ꎬ趣味性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ꎬ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ꎬ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ꎬ引导他们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探究数学问题.例如ꎬ在开展“剪一剪”的实践教学时ꎬ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枫树叶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作者简介:刘红燕(1977.6-)ꎬ女ꎬ本科ꎬ一级教师ꎬ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48—
树叶形状ꎬ总结其特点ꎬ使他们明白枫树叶可以沿着直线折叠后重合ꎬ由此引出轴对称知识.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枫树叶好看吗?同学们可以用纸剪出沿直线折叠可以重合的图形吗?.在教师的指导下ꎬ学生热情高涨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ꎬ用纸剪出了很多漂亮的轴对称图案.在这个过程中ꎬ学生将更加深入地认知轴对称图形ꎬ深入掌握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ꎬ同时通过完成剪纸作品学生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和实际意义ꎬ获得成就感ꎬ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ꎬ提高其数学学习效果.又如ꎬ在开展“节约用水”的实践教学时ꎬ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相应的预习任务ꎬ引导各小组分工合作ꎬ制作水龙头ꎬ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ꎬ教师可以指导各小组动手实验:测试60秒内ꎬ一个水龙头的漏水量ꎬ每组学生都要进行实验ꎬ记录实验数据ꎬ分析实验数据ꎬ制作数据统计表.然后教师可以据此提问学生:如果是一年时间ꎬ这个水龙头会浪费多少水?指导学生结合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进行计算ꎬ最终得到答案.此时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思考ꎬ探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节约用水ꎬ讨论节约用水的有效措施.这样一来ꎬ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获取、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ꎬ还能培养
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ꎬ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实践应用教学的过程中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经验ꎬ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ꎬ确定贴近生活的教学主题ꎬ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ꎬ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深度结合ꎬ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ꎬ让他们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探究数学知识ꎬ运用数学知识思考生活问题ꎬ提高解决问题能力ꎬ同时让学生深入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ꎬ让他们爱上数学ꎬ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小学数学实践应用教学的价值ꎬ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慧霞.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2]徐安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3]王国真.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4]阎云翔.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几点
探索[J].考试周刊ꎬ2014(49):75.[J].小学教学参考ꎬ2013(11):53.思路[J].神州ꎬ2017(28):148.体会[J].考试周刊ꎬ2013(17):44.
[责任编辑:李克柏]
小学生数感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苏家小学 221100)
摘 要: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即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的、全面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本文从小学生数感能力的培养出发ꎬ对培养小学生数感能力的途径做了简要的说明ꎬ旨在给广大教育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ꎻ数感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19)29-0049-02 数感这个词语是那么的熟悉又陌生ꎬ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好像经常会听到这个词语ꎬ却又并不清楚它真正代表了什么.从数学角度来分析ꎬ数感就是运用数学工具和数学方法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那么如何通过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般是让学生将数学题目通读一遍ꎬ然后就展开有关的讲解过程.在这样的解题方式中ꎬ我发现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题目ꎬ甚至于有的学生只是对题目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印象ꎬ在讲解题目前并没有对题目有一个深刻理解的过程ꎬ这种方式对学生数感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的好处.所以在遇到一个数学题目时ꎬ我会先请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将题目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ꎬ按照“我找到了这些已经条件ꎬ题目求的是”
朱 芹
一、学会复述数学题目
从绝大多数的数学教师教学习惯可以看出ꎬ教师一
收稿日期:2019-07-15
作者简介:朱芹(1977.5-)ꎬ女ꎬ江苏省徐州人ꎬ中小学一级教师ꎬ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