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正确的使用车辆

来源:榕意旅游网


正确用车

1、驾驶方法

正确的驾驶方法

A) 驾驶前车辆的检查

作为驾驶员,在每次行车前均应做好如下工作

起动前车辆检查:

- 检查驾驶证、行车证、通行证等证件是否齐全。

- 检查随车工具是否齐备。

- 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

- 检查燃油量和机油量是否合适。

- 检查水箱水位是否符合要求。

- 检查变速箱是否在正确档位(手档:空挡,自动挡:P挡)

- 检查灯光是否完好。

起动后车辆检查:

- 检查机油压力表工作是否正常。

- 检查各种故障指示灯是否熄灭,车辆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B) 调整驾驶姿势

- 调整驾驶座椅:

很多驾驶者在开车之前,经常会忽略先行调整驾驶者座椅的位置。其实,正确的驾驶姿势可以有效保护驾驶者的安全,若是座

椅位置不合适,会影响驾驶员视线和操控的灵敏度,甚至导致交通事故。

因此开车前要调整好驾驶员座椅的高度。正确的座椅高度应调整到驾驶者的视线既不会被转向盘挡住,又可以清楚地看见所有

的重要仪表及街道标志。在调整好座椅的高度后,还要调整座椅的前后位置。

首先应将臀部尽量向后靠,以顶到座垫及椅背之间最好,这样可使自己坐得更稳,不会晃动。坐稳之后应注意一下手、脚的位

置,把左右手分别放在转向盘9和3点钟的位置,此时不可以让背部离开椅背,如果离开的话,表示椅子太靠后,必须把座椅往

前挪。另外两手臂要略微弯曲,这样万一发生事故时,能有效分散撞击力,避免力量集中在手臂各关节上。

此外,左右脚的位置要在踏板踩到底时,还必须能使腿保持弯曲。如果踩踏板到底时,两腿是伸直的情况,一定要把座椅拉前

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膝盖顶在转向柱上,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会使脚的动作受到影响,反应不及时。

- 系好安全带:

安全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安全设施,能有效地缓解人向前的冲力。安全带也有它的系法,现在一般车内安全带拉下的位置通常

是可以调整的。正确的位置是将其调整到当安全带不使用时,靠在B柱并与眼部相同或差不多高度的位置上。这样当安全带扣上

后,才会刚好从胸前、锁骨通过,一旦发生撞击,不至于使冲击力过于集中在某个位置,而伤害到乘客。

C) 正确使用车灯

汽车上有夜行灯、信号灯、雾灯、夜行照明灯等,各种灯光都具有不同的用途:

夜行示宽灯:俗称“小灯”。此灯是用来在夜间显示车身宽度和长度的。司机平时进行例行保养时要经常检查。

信号灯:包括转向灯(双闪)和刹车灯。正确使用信号灯对安全行车很重要。

转向灯:此灯是在车辆转向时开启,断续闪亮,以提示前后左右的车辆和行人注意。转向灯的开启时间要掌握好,开得过早会

给后车造成“忘关转向灯”的错觉,开得过晚会使后面尾随车辆和行人无思想准备。

刹车灯:此灯亮度较强,用来告知后面的行车,前车要减速或停车,此灯如使用不当极易造成追尾事故。另外,更换刹车灯泡

要注意:我国生产的车辆尾灯很多都是“一泡二用”,灯泡内有两个光丝,较弱的为小灯,较强的为刹车灯。有的厂家将其设

计为高低脚插入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更换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接反。

雾灯:它可以帮助驾驶员在雾天驾驶时提高能见度,并能保证使对面来车及时发现,以采取措施,安全交会。所以,雾天驾车

时司机一定要开雾灯,不能用小灯取而代之。非雾天气如果打开后雾灯,对后车司机会非常刺眼,影响安全。

夜行照明灯:俗称“大灯”。大灯对于全车灯来说是“心脏”部位。合理使用大灯应做到会车时变成近光,会车后及时变回远

光,以放远视线,弥补会车时造成的视线不清。通过 交叉路口和进行超车时应以变换远近光来提示。

D) 手动变速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轿车手动变速器大多为四挡或五挡有级式齿轮传动变速器,并且通常带同步器,换挡方便,噪音小。手动变速器在日常使用过

程中驾驶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换挡前应将离合器踩到底,操纵变速杆时动作要轻快、准确、柔和,不可用力过猛,也不要硬拉硬推,使齿轮发响;以免变速

器操纵机构受损。行驶中,不要长时间将手放在变速杆上,否则会造成变速器换挡拔叉过早磨损。挂倒挡时要在汽车停止状态

下进行,有些车还需要压缩倒挡弹簧或提起倒挡提纽;同样在倒车后,要使车辆前进,也应先将车停稳。

运行中换挡必须选好换挡时机。增挡前,应首先进行汽车加速,当车速升高到一定值时,及时挂入高速挡;降挡时,当车速降

到一定值时,方可挂入低速挡。在确保发动机动力能够满足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高速挡,以减轻机件的磨损和降低油耗。

严禁在空挡熄火状态下强行挂挡起动发动机,或在车速太低时挂入高速挡以及车速过高时换到低速挡,以免损坏变速器内运动

组件和发动机。

E) 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汽车使用自动变速器后,驾驶员的操作更加简便、驾驶更加平顺,因此自动档汽车尤其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不过,很多驾驶者

初开自动挡车时,由于对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原理不是很了解,行车时经常是一个D挡走完全程,其间只会在停车时用N挡和R、

P挡,至于其余的挡位则形同虚设,这对汽车的动力性和安全性的发挥都 是不利的。自动变速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

几点:

一般的自动变速器有6~7个挡位,它们从前到后依次排列。分别为:P(停车挡)、R(倒挡)、N(空挡)、D(前进挡),而有的前进

挡中包括D、3、2、1挡。有的车 型前进挡只有三个挡位(D、2、1),若装备四挡变速器,另可能还有一个超速选择开关(O/D)接

通超速挡。

自动挡汽车正确的驾驶方法是将变速杆放在P挡后起动发动机,而且一定要踩下制动踏板,方可由P挡转入其它挡位。P挡和N挡

的作用都是使发动机和车轮传动系统脱离运转,所不同的是在发动机停止运转的时候,挂N挡可以随意推动车辆,挂P挡时,利

用机械锁销把传动轴锁固在变速器壳上,因此,若在P挡状态下行强拖动车辆,必然造成自动变速器外壳的损坏,导致重大损失

。同时,在停车时,也不要仅仅使用P挡制动车辆,而应该牢牢拉紧手制动,以免使P挡机械锁受力过大而损坏。

车辆只有在P挡时才能拔出点火开关钥匙;只有在P挡或N挡时,才能发动汽车。P挡起动是经常使用的模式。倒挡与前进挡的转

换一定要在车辆停止状态下进行。需特别注意的是:绝对不能在车轮转动时挂入P挡。

一挡、二挡可以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制动功能。因此,当车辆行驶在坡路上时,可根据坡度情况预先选择二挡或一挡,以便合理

利用发动机制动,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换入高档。

车辆行驶中可以手动从低挡向高挡换挡,但从高挡往低挡换则要在一定速度范围内进行。即:车辆在几挡运行就可手工换至该

挡。例如:不能在90 km/h时换入二挡,因为此时变速器至少在三挡运行,要待车速降到50 km/h时才能手动换入二挡。同理,

换一挡要在车速降至20 km/h以下进行。 有些汽车增加了可供选择换挡模式的功能,如运动模式(SPORT)、冰雪路模式(ICE)等

。相对于通常的舒适模式,选择运动模式会使车辆的加速响应性加强,但舒适性、经

济性下降。冰雪路模式减小了车辆牵引力

,防止车轮在冰雪路上起动时打滑。

若车辆在行驶中发生故障,需要由车辆牵引行驶时,必须把挡位放在空挡。牵引速度不要太快(一般不超过30-40公里),总行

驶距离也不要太远(不能超过50公里),以免造成变速器损坏。

2、注意事项

驾驶注意事项

A) 起动

汽车的起动方式,需要结合发动机的特点,并依据起动时的气温及发动机的温度状况进行。不能千篇一律。

1) 对于电喷汽油发动机来说,起动操作相对简单,并不需要踏踩油门。因为电喷汽油发动机起动时节气门的开度,供油

量及浓混合气都由电喷系统自动控制。

2) 暖车起步:一般情况下,低温状态起动发动机,都应在起动后进行片刻暖车,以使机油到达各润滑点,从而减少发动

机磨损。

B) 车速控制

1) 转速越高,功率和利用率越大,燃油的单位消耗量越小。因此,在低速时汽车的油耗较高。但是车速过高时,其燃油

消耗也很大,当超过发动机最低油耗转速时,燃油消耗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车速超过一定值以后,燃油消耗量增加的很

快,因此,车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节省燃油。

2) 为了在行车中掌握好经济车速,驾驶员应学会利用发动机转速表和车速表,适当地增加或减少油门的开度,以确保车

辆行驶的经济性。

3) 尽量避免行驶中车辆的突然加速。突然加速会大大增加燃油的消耗。

4) 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刹车。驾驶时应注意路障,可以滑代刹,减少油耗。

5) 正确利用巡航装置。在一些轿车上装有巡航控制装置,在较好路面和情况不复杂路段行驶时,应利用巡航控制装置,

使车速稳定在经济车速上,节油效果最佳。

6) 合理利用空调制冷系统。当车速低于60-85公里/小时时,可视情况关闭空调制冷系统,打开车窗通风;但车速高于60

-85公里/小时时,则应充分利用空调制制冷,因高速时开窗增大风阻所消耗的燃油比空调制冷系统所消耗的燃油更多。

7) 保持车身整洁。降低车身自重、及时清理车上不必要的物品,以减轻自重。

C) 尽量少让发动机空转

2) 清早开车上路前,特别是冷车上路前,适度的暖车是绝对必要的。一般来说,怠速暖车只要等到水温指针稍稍升起,

发动机转速稳定时就可上路,接着以较低转速开几分钟,等到水温到达规定点就可以以一般方式开车。但有些驾驶员,在短时

间停车等候时会习惯性地让发动机保持空转的状态。这样不但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会增加燃油消耗。

D) 驾驶过程避免空轰油门

2) 有些驾驶员在热车起动后或每次起步前,或在发动机停熄前,习惯性地空轰几脚油门,不仅消耗燃料,而且也因造成

燃烧不完全而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E) 注意水温的调节

水温过低其危害为:

1) 经气缸壁、活塞等机件散失的热量过多,致使作功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力、温度下降,发动机的功率降低,燃料消耗增

加。据试验,水温从90℃降至80℃燃料 多耗2.5%,降到75℃多耗3%~5%,降到65℃多耗费15%;

2) 机油粘度增大,机件运动阻力增大;

3) 汽油不易蒸发、雾化,混合气形成不良,燃烧不完全。

水温过高其危害:

1) 发动机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

2) 机件运转得不到充分的润滑。

3) 驾驶员在行车中,要注意观察仪表,既要防止发动机水箱开锅,也要杜绝低温行车。总之,无论夏季还是冬季都必须

使发动机保持80℃~90℃的正常水温。

F) 避免“油门—制动—油门”简单操作

初学者在驾车行驶中,对道路上的交通情况往往不能够进行预先判断,而是过分依赖制动,养成了一种遇见情况就踩制动,情

况一过就急加速的“油门—制动— 油门”的循环操作。在许多不需用制动的场合也使用制动,不仅增加了使用制动的次数,也

会造成其它危害,例如:

1) 频繁使用制动将使制动系统和轮胎过度磨损;

2) 车辆的动能和惯性力难以有效发挥,使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下降。

G) 不要拖档行驶

现代汽车的发动机功率较大,行驶速度快,如驾驶员有拖档习惯,则会造成发动机异常磨损,而且也会使底盘齿轮遭受异常撞

击,对车辆伤害很大。

H) 避免离合半联动

1) 离合器除了在起动、停车、换档外,其它时间应使脚离开离合器。因为长时间踩着离合器会使离合器处于滑转状态,

加速摩擦片磨损,不但费油,而且严重时会使离合器压盘烧蚀。更不可经常利用离合器半联动来控制车速,否则容易造成汽车

失控。特别是在高速行驶踩刹车时,如果同时也将离合器踏板踩下去,这无 异于高速行驶中空档滑行。

2) 离合器的正确操作方法为:起步时快速踩下使之分离,然后快抬,在离合器出现半联动时,放慢抬起速度,直至半联

动完全结合;换档时,离合器踏板一定要踩到底,否则,会使离合器和变速器磨损加剧,耗油增加。

3) 离合器除了在起动、停车、换档外,其它时间应使脚离开离合器。因为长时间踩着离合器会使离合器处于滑转状态,

加速摩擦片磨损,不但费油,而且严重时会使离合器压盘烧蚀。更不可经常利用离合器半联动来控制车速,否则容易造成汽车

失控。特别是在高速行驶踩刹车时,如果同时也将离合器踏板踩下去,这无 异于高速行驶中空档滑行。

I) 掌握合适的换档时机

1) 手动档车是否省油有力,完全取决于驾驶人有没有掌握最恰当的换档时机,而手动档车的省油与加速性通常又是相对

的,要省油就要多少牺牲加速性。

2) 转速末端加速性并不是最强,反倒是在转数到达扭力峰值那一刹那向上换档,才

能获得更佳的持续加速性

3) 每一种发动机的扭力峰值转速并不相同,有些不到四千转就能达到,有些则在五千多转上下,换句话说,扭力峰值转

速越低的车,中低速的加速反应理论上会越好,换档时机也要参考扭力峰值转速。

4) 手动档车过早换档容易出现车辆剧烈抖动,对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伤害很大,但过晚换档也会增加油耗且得不到预期的

加速性能。加速时在扭力峰值出现的转速立刻当机立断换档。

3、雨刷

如何正确使用雨刷 保护风挡玻璃不受损害

雨刷是铁皮包着橡皮片,以嵌入的方式插在摇臂的末端。因此,时间长了,雨刷片会掉下来,致使摇臂末端直接磨擦到挡风玻

璃上面,不但刮不干净雨水,反而会刮伤玻璃。两个雨刷片同时掉下来的情况不是很多,如果掉的是左边驾驶座的,可以将右

边助手座的雨刷片拆下来,安装到左侧,再找块破布将右边的雨剧头包扎好,或者嫌麻烦,干脆把摇臂拆掉,避免刮坏挡风玻

璃。

这里我们罗嗦几句,挡风玻璃在驾驶员前面,作用很重要,不但能保护驾驶员的安全,挡住灰尘、雨水、砂粒和高速的强风,

而且能让驾驶员清晰地看清较远的路况,确保行车安全。另一方面挡风玻璃的材料比较脆硬,只要表现有了划痕,轻轻一碰就

会破裂,所以要好好保护,绝不允许随便刮伤。刮伤挡风玻璃的还有雨刷上面附着的灰尘,这种灰尘的刮痕不看,就会发现许

多砂玻璃状的细纹。在汽车高速行速时,即使如此细的刮痕也会导致挡风玻璃破裂。以往很多人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挡风玻璃突

然爆裂的事件而找不到原因,殊不知这正是那些细小刮痕惹的祸

照强度较弱时,自动打开大灯(大灯开关必须在Auto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