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体结构的多种施工方法介绍
作者:薛源 张长浩
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05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的需求增加。筒体结构适用于高层建筑,本文主要介绍筒体结构的3种施工方法以及它们的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筒体结构高层建筑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2(b)-0073-0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于高层建筑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结构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已经不能够满足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要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在水平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要求有很高的水平刚度,而筒体结构有很好的水平抗侧移刚度,并且可以形成大空间,因此被广泛推广。本文主要介绍高层和超高层筒体结构的几种施工方法以及其意义。
1曲面悬臂爬升模板设计与施工
本文介绍一种单面式曲面悬臂爬升模板,采用定型组合方式设计制作。该模板由模板层和支撑系统组成,支撑系统由承重提升托架,移动架和可调支撑组成。模板层分成上中下三层,上层为模板层,中层为受力层兼作操作层,下层用来调节前两层并可装饰混凝土。模板施工工序为:首先把定位锥体连同高强度预埋拉杆固定住第一层混凝土模板,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当第一层混凝土强度达到6MPa后,将一层的定位位置作为悬挂点,将定位椎体换成承重椎体,然后使模板离开混凝土表面并将模板提升到2层,然后以同样的施工方法转换到3层以及3层以上各层,以便2层和2层以上的混凝土浇筑。当模板提升到各个层的预定高度时候,需要在模板下加挂悬挂工作平台,此时模板和平台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再次提升时就将这个整体再次提升到更高的预定位置。在每一层的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同一层的各个模板单元是连结成一个整体的,在将要把模板和平台练成的整体提升到其他楼层时候,就拆除连接相邻各个模板单元之间的连接板和连接销,使各个单元相互独立。提升到位后,各个模板到位后用连接板将各个模板单元连成整体,固定抗风拉杆,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可拆除模板,然后爬升到下一个施工层,同以前的步骤。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1)要求模板单元必须足够坚固;(2)模板爬升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站在平台上;(3)不可以转向爬升施工。
2胶合板大模板工艺在高层筒体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胶合板大模板施工由于其质量轻,可以根据筒体结构的实际尺寸进行拼装,因此模板的制作比较灵活,可用模板浇筑更多的筒体结构的相关构件。胶合板大模板整体刚度好,而高层和超高层筒体结构的施工,模板系统必须有很强的刚度才能够抵抗水平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此种模板系统施工过程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工期短,一次性的投资和工程造价也比较低,适用于劳动力密集度中等但是木材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效益更佳。施工过程:首先清理混凝土板面,然后放好墙身线并同时在距离墙身线30cm处放道就位控制线,以便校核模板和钢筋是否准确到位,如果有偏离应立即调整。在筒体结构的各层外侧混凝土面上焊¢16短头钢筋,相距2m,外露100mm,以便于大模板支撑就位,拆模时候只拆内侧大模板,然后进行隐藏检查,隐藏检查完毕后,将筒体外侧大板吊滑到位,放置和墙厚等长的塑料管和穿墙螺栓起限位作用,方向要垂直于模板,然后就位另一侧大模。胶合板大模板工艺的施工要求有:(1)各种连接件,支承件,加固配件都必须安装牢固,模板应接缝严密,各种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2)大模板须方正,并严格控制对角线的偏差和表面的凹凸度。
3液压整体提升模板在筒体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液压整体提升模板体系由承力提升架,钢平台主梁和次梁,钢平台板,悬挂内外脚手架操作架,钢框金属网围护板,钢框木胶合板大模板等构件组合而成。整个施工工艺流程可以分成2个阶段:(1)提升阶段;(2)稳定操作阶段。提升阶段考虑的荷载有模板系统的自重以及少量材料堆载,稳定施工阶段考虑的荷载有模板系统的自重和全部堆载。钢平台提升后是中间搁置转换过程,然后是稳定操作过程,这些过程均需要有训练有素的专门的施工小组来完成,因为这种施工方法对施工人员的施工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各个提升架的提升速度应该同步进行,施工钢平台稳定后,吊运钢筋和绑扎钢筋应进行边堆放边使用。提升后借助着支撑系统对内外模板进行校正和拼装,内外模板拼装完毕并检查合格后,采用泵送混凝土和布料机浇筑混凝土,浇筑高度为楼层高。待混凝土养护至一定强度后,先提升钢平台2cm~3cm,然后在平台底垫入钢凳和枕木,再使钢平台填紧坐落在混凝土墙顶部。然后提升模板系统的支撑系统,在提升支撑系统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提升架的垂直度和支撑系统的垂直度,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cm以内,调整完毕再固定装置。接下来提升整个钢平台,首先检查钢平台四周和内外筒体接触处是否有碰撞物,检查无误后,提升钢平台至预定位置处,在统一指挥下进行纠偏,纠偏校核完毕后安插垫片并填紧,然后将上述施工程序反复周转,以便进行其他各个楼层的施工。
4筒体结构各种施工方法的意义
随着建筑高度和层数越来越增加,原有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已经不能满足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强度和刚度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筒体结构有着良好的水平抗侧力刚度,同时能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因而在高层和超高层上被广泛推广。筒体结构垂直运输量特别大,宜优先选用人货电梯和塔吊等施工机械,另外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特别大,一般选用高强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泵送混凝土。筒体结构的施工对于施工队伍的专业化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它们的模板类型采用模板系统逐层提升来施工各层,这样模板可以得到循环使用,可以提高施工速度,节约用工和材料用量等。而采用散支散拆的模板来施工,施工效率低,施工工期长并且费工费料。 5结语
这三种筒体结构的施工方法都要求模板系统各个支承件,联系件和配件联结牢固,都要求施工人员有较好的专业化素质,而且模板系统从一个楼层到另一个楼层切换过程中都要力求简便地拆装方法以便使施工更有效率,另外模板每次拆下再安装前都应清理干净。 参考文献
[1] 汪正荣.实用高层建筑施工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杨南方,尹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