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议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在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的作用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19年6月Jun.2019江苏水利JIANGSUWA7rERRESOURCES水利规划与设计47浅议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在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的作用何孝光;陈立东(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225009)摘要:洪泽湖周边滞洪区作为淮河流域最大、滞洪效果最显著的蓄滞洪区,在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中作用明显,从流域规划和洪水调度方案的要求及流域设计洪水安排等论述洪泽湖周边滞洪区作为设计标准内的滞洪区,是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滞洪区;流域防洪;作用中图分类号:TV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839(2019)S卜0047—04areaDiscussi伽ontheroleofn00ddetentionaroundH0ngzeLakeBasininnoodcontrolsystemofHuaihe砌VerHEXiaoguang,CHEN“dong(^n,够uPro秽i船洲贶泐co珊en尥凡哕Sun形口以跳趣泖胁t如u把co.,厶d.,玩,舻^oⅡ225009,^o,拶H)areaAbstract:Asthelar;restandmostsignificantnooddetentionaI.eaintheHuaiheRiverBasin。thenooddetentionaroundHongzeLakeplaysasignificantroleinthenoodcontrolsystemoftheHuaiheRiverBasin.F'romtherequirementsofriverbasinplanningandnooddispatchingschemes,andwatersheddesignnoodamngements,tllenooddetentionisanareaaroundHongzeLakeisI℃gardedasthenooddetentionzonewithinthedesignstandard,whichindispensablepanofthenoodcontmlsystemoftheHuaiheRiverBasin.1【eywords:detentionbasin;“verbasinnoodcontrol;role1基本情况洪泽湖调蓄淮河上、中游15.8万km2来水,湖底高程一般10.0—11.0m,高出下游地区(东部平原)4—8m,死水位11.3m,汛限水位12.5m,蓄水位13.5m,设计水位16.0m,校核洪水位17.Om,相应兴利库容34亿m3,设计调洪库容98亿m3,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湖”¨‘2J,使得淮河下游地区1700多万人口、约1.33万km2耕地长期处于洪水威胁之下。校核洪水位17.0m高程之间圩区和坡地。涉及江苏省宿迁、淮安两市的泗洪、泗阳、宿城、盱眙、洪泽、淮阴6个县(区)及省属洪泽湖、三河2个农场,共49个乡镇,总人口106.3l万人,总面积1883.63km2,耕地约1032.4km2。高程16.om以下的滞洪库容26亿m3,约为洪泽湖防洪库容的30%[3|。洪泽湖周边地区历史上就是淮河洪水淹没和调蓄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沿12.5m左右等高线兴建挡洪堤,开始了洪泽湖的蓄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大致范围为沿湖周边高程水垦殖,周边地区由自然状态逐步发展演变为农田,12.5m左右蓄洪垦殖工程所筑迎湖堤圈至洪泽湖收稿日期:2019—03一1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605)同时明确了在淮河遭遇大洪水时,要破圩进洪H’5J。作者简介:何孝光(1973一),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规划工作。江苏水利2019年6月2洪泽湖周边滞洪区的历史形成和洪泽湖成湖以前,是淮河右岸的湖荡洼地,黄面积1490km2;从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地形及人口、村镇分布情况,区内人口主要居住在高程14.5m左右以上离湖较远圩区及坡地,约占总人口的85%;迎湖圩区地势较低,人口少,约占总人口的15%,集镇及重要设施也较少。根据地形地域特点、行政区划、通湖河道堤防分隔状况、水利工程控制情况等诸因素,将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分为两个区。将迎湖地势低洼、滞洪效果明显的划为一区;离湖较远,地势较高,人口、集镇、重要设施多的划为二区。洪泽湖周边滞洪区总圩区有389个,其中一区共122个圩区,面积415km2,耕地304.87km2,人口9.49万人,镇场4处,14.5m滞洪库容6.55亿m3,涉及lo个片区;二区包括剩下的217个圩区和坡地,面积1075作用河夺淮期间,大量泥沙沉淀淤积,使淮河向下排泄洪水受阻,淮水不断雍高,诸湖荡合而为一,水面连成一片,至明万历7年(1579年)洪泽湖基本形成∞J。洪泽湖周边地区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发展以及20世纪50年代兴办周边挡洪堤等蓄洪垦殖工程,逐步开发利用,周边地区由“水落随人种,水涨任水淹”的自然状态逐步演变为实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耕作制度,六、七十年代又陆续兴建了排灌工程,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根据“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自50年代开始相继建设了洪泽湖大堤、三河闸、高良涧进水闸、高良涧船闸、蒋坝船闸、二河闸、沿堤涵闸及沿湖蓄洪垦殖工程,形成了以上述工程组成的洪泽湖控制工程体系,洪泽湖成为具有调蓄洪水、蓄水灌溉、航运、水产养殖并串联中、下游进出湖河道等多用途的平原湖泊型水库。洪泽湖周边圩区也成为了蓄滞洪区。洪泽湖周边滞洪区是在现状下游出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流域防洪规划及流域洪水调度方案规定明确的设计标准内的滞洪区。《淮河洪水调度方案》中明确规定:“当洪泽湖蒋坝水位达到14.5m时,滨湖圩区破圩滞洪。”《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指出“洪泽湖及淮河下游若淮沂遭遇、江淮并涨,在充分利用洪泽湖周边滞洪圩区滞洪的情况下,只能防御约50年一遇洪水”,“淮河干流中游有蒙洼、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4处蓄洪区及洪泽湖周边滞km2,耕地478.93km2,人口70.29万人,镇场一区和二区分区见图l,不同的滞洪水位对应37处,14.5m滞洪库容5.74亿m3。的面积、滞洪库容见水位一面积一容积关系见表l。洪圩区,蓄洪量99.5亿m3’’,淮河水系防洪体系蓄滞洪工程中提出“近期巩固现有lo处蓄滞洪区和2处大型湖泊,搞好蓄滞洪区的建设,调整调度运用办法”,在淮河防洪体系蓄滞洪工程中已明确包含洪泽湖周边滞洪区,且作用巨大。3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分区运用洪泽湖周边滞洪区目前的调度运用仅有原则性说明,实际调度运用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将整个滞洪区作为单一的一次性运用,更加困难。根据滞洪区现状的人口、重要设施的区内分布及地形、现有水利工程状况等特点,提出分区运用以减少滞洪损失。洪泽湖周边滞洪区总面积共1884km2,其中高程16.om至12.5m蓄洪垦殖堤圈线之间滞洪范围图l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分区不葸图4洪泽湖周边滞洪区防洪效果分析洪泽湖调洪方式采用分级泄流,洪泽湖下泄流量根据水位条件泄放,并采用动库容调洪演算。调洪计算的基本原理如下式:K—H:f半一半1础(1)式中:Q。一时段末的人湖流量(m3/s);增刊1何孝光:浅议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在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的作用表l49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分区运用水位一面积一容积关系表Q。一时段末的人湖流量(m3/s);g。一时段初的出湖流量(m3/s);水道12000m3/s、人海水道2270m3/s、灌溉总渠加废黄河1000m3/s、分淮人沂3000m3/s计算。g。一时段末的出湖流量(m3/s);K一时段初洪泽湖蓄水量(m3);屹一时段末洪泽湖蓄水量(m3);△t一时段长。洪泽湖调节计算取一天。在以上方程中Q。、Q。可由设计洪水过程线上经过人湖设计洪水、出湖设计洪水进行洪泽湖调蓄调度计算,不同洪水标准,不同滞洪区运用方式下洪泽湖水位、蓄量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现状工况下,54年型以上洪水,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均需滞洪,滞洪量4.63—26.37亿m3,其中300年一遇洪水尚需非常分洪39.73亿m3。在规划淮河人海水道二期工况下,遇100年一遇洪水,洪泽湖周边滞洪13.8亿m3,如果不滞洪,查得,为已知值,g:和屹是未知数,对于闸门全开的自由泄流工况,一个方程包括两个未知数不能求解,必须建立水库下泄流量g与蓄水量y的关系。g=八y)方程组,得到调洪演算结果。洪泽湖入湖洪水过程根据规划工程进行洪水演算,推求分析确定。洪泽湖以下泄洪规模按入江(2)自由泄流时,通过联解由式(1)和式(2)组成的洪泽湖最高洪水位将抬高23cm;300年一遇洪水,洪泽湖周边滞洪21.6亿m3,如果不滞洪,洪泽湖最高洪水位将抬高38cm。洪泽湖过高的洪水位将严重威胁洪泽湖大堤的防洪安全,充分说明洪泽湖周表2不同滞洪方式调洪成果对比表江苏水利2019年6月边滞洪区是淮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要,又尽可能减少洪泽湖周边滞洪损失。参考文献:[1]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编.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M].2004.12.结语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设计滞洪面积1490km2,设计滞洪量为26.4亿m3,均占淮河水系蓄滞洪区的三分之一以上,滞洪效果显著。在淮河下游出路仍不足的情况下,作为近期防洪设计标准之内的滞洪区,可保护洪泽湖大堤及下游1700多万人口,1.33万km2耕地以及扬州、泰州、盐城等重要城市,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能否有效滞洪,对淮河流域防洪方案实施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今后随着淮河人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建设,增加了下游泄流能力,可研究分区滞洪措施,即达到防洪安全需[6][2]水利部治淮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3]赵一晗.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分区运用研究[J].人民长江,2017(21).[4][5]罗小青.淮河蓄滞洪区调度与运用初探[J].中国水利,2006(23).陈茂满.洪泽湖蓄泄关系与淮河下游防洪[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4(2).韩昭庆.洪泽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背景分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2).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是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节水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方案》牢牢把握**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把水资源节约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达500亿m3,水安全已全面亮起红灯。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017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o.54,与发达国家o.7至0.8的系数差距很大;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45.6m3,是世界先进水平的2倍;万美元GDP用水量约为500m3,而发达国家基本在300m3以下。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推动节水工作。为逐步提高各领域、各行业用水效率,提升全民节水意识,基于我国国情水情和地区差异,《方案》明确提出近远期有机衔接的总体控制目标,即到2020年,节水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标准体系趋于完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3%和20%,节水效果初步显现;到2022年,用水总量控制在“十三五”末的6700亿m3以内,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到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7000亿m3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方案》提出六大重点行动和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两方面举措,确定了29项具体任务。提出“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和“科技创新引领”六大重点行动,旨在抓大头、抓重点地区、抓关键环节,提高各领域、各行业用水效率,提升全民节水意识。强调机制体制改革,突出政策制度推动和市场机制创新两手发力,深化水价、水权水市场改革,结合用水计量监管,激发内生动力;推行水效标识、节水认证和水效领跑工作,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力求取得实效。《方案》在保障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坚持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创新驱动的原则,培育竞争有序的节水服务市场。强调完善激励政策,引导社会投资,扶持节水服务企业,推动节水产业发展。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提供节水整体解决方案,使节水服务产业成为拉动地方就业的新途径,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支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方案》强调,加强党对节水工作的领导,各方面协同统筹实施。推动法治建设,完善财税政策,充分发挥税收促进节水的作用。拓展融资模式,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节水领域。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绿色节水观念,倡导简约、适度消费模式,让节水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使爱护水、节约水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和自觉行动。(摘自江苏省水利厅网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