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B

来源:榕意旅游网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A 课号:X01G10A 试卷编号:B 考试方式:闭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大题号 一 得分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 )1.电负性综合地表征了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

( )2.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酸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碱色。 ( )3.速率常数大小总是与系统中所有物质的浓度无关。

( )4.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即停止,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 )5.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突跃范围决定于溶液的浓度。 ( )6.色散作用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 )7.非极性分子中有极性键。 ( )8.液体的蒸气压与温度无关。 ( )9.某一元酸越强,则其共轭碱越弱。 ( )10.偏差的大小可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3位的是:( )

A.0.030% B.pH=2.03 C.0.0234 D.8.9×10-4

0.03121.1435.100.011202. 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算式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2×10 B.2.1×10 C.2.05×10 D.2.054×10 3. 理想气体是指:( )

1

3333

A.气体分子本身体积和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均可忽略 B.气体分子本身体积不可忽略,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C.气体分子本身体积可忽略,相互之间存在着作用力 D.气体分子本身体积和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均不可以忽略 4. 增大压强,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反应是:( ) A.N2O4(g) C.CaCO3(s)

2NO2(g) B.Fe3O4(s) + 4CO(g) CaO(s) + CO2(g) D.2NO(g) + O2(g)

3Fe(s) + 4CO2(g)

2NO2 (g)

5. 下列可逆反应2HI(g) H2(g) + I2 (g) - Q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当达到平衡

时,欲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少容器体积 B.降低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充入HI气体 6. [Co(SCN)4]2-离子中钴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 ) (A) -2,4 (B) +2,4 (C) +3,2

(D) +2,12

7. 下列各组元素中,有一组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分别为1086 kJ/mol、1402 kJ/mol和1314 kJ/mol,该组元素为:( )

A.C N O B.F Ne Na C.Be B C D.S Cl Ar 8. 比较O,S,As三种元素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电负性O>S>As 原子半径O<S<As B.电负性O<S<As 原子半径O<S<As C.电负性O<S<As 原子半径O>S>As D.电负性O>S>As 原子半径O>S>As

9. 电子构型相同的阳离子,其极化力最强的是:( )

A.高电荷和半径大的离子 B.低电荷和半径大的离子 C.高电荷和半径小的离子 D.低电荷和半径小的离子 10. 共价键最可能存在于:( )

A.金属原子之间 B.非金属原子之间

C.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 D.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元素的原子之间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在2L密闭容器中放入a mol A、b mol 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 + B(g)

3C(g) 若经过t分钟反应达平衡状态,测得前t分钟C物质

的生成速度为W mol·L-1·min-1,则A物质的转化率为_ ___,

2

B物质的平衡浓度为 _ _。

2. 反应3Fe (s) + 4H2O(g)

Fe 3O4 (s) + 4H2(g) 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

进行,试回答:① 增加Fe的量,其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是 (填增大、不变、减小,以下相同);②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③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④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

3. 在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碱时,溶液中的 与之结合并生成 ,使 的离解平衡向右移动,继续离解出 仍与 结合,致使溶液中的pH值几乎不变,因而 在这里起了抗碱的作用。

四、简答题(15分)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6分)

2、螯合物稳定性来源及影响因素(5分)

3、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4分)

3

五、计算题。(共40分)

1. (8分)已知298K时,下列反应

BaCO3(s)BaO(s)CO2(g)

rHm/(kJ/mol) -1216.29 -548.10 -393.51 Sm/(JK/mol) 112.13 72.09 213.64

求298K时该反应的rHm、rSm和rGm,以及该反应可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2. (6分)某钢样含镍约0.12%,用丁二酮肟比色法(ε=1.3*104)进行测定,试样溶解后,显色、定容至100mL。取部分试液于波长470nm处用1cm比色皿进行测定,如此时希望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试样多少克?(已知Ni的原子量为58.69)

4

3. (10分)某混合物含有Na2CO3,还可能含有NaOH或NaHCO3,同时含有惰性杂质。今取试样1.500克,溶解在新煮沸除去CO2的水中,用酚酞作指示剂,以0.5000mol·L-1H2SO4溶液滴定时,需要30.50毫升。若同溶液中再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需要0.5000mol·L-1 H2SO4溶液2.50毫升,求试样的百分组成。

4、(8分)将含有0.2 mol/L的NH3和1.0 mol/L的NH4+的缓冲溶液与0.02 mol/L的Cu(NH3)42+溶液等体积混合,有无Cu(OH)2沉淀生成?(已知Cu(OH)2的Kspθ=2.2*10-20,Cu(NH3)42+的Kfθ =2.1*1013,NH3的Kbθ =1.77*10-5)

5、(8分)在298K时的标准状态下,MnO2和盐酸反应能否制得Cl2?如果改用12 mol/L的浓盐酸呢?(设其它物质仍然处在标准状态,已知φθ(MnO2/Mn2+)=1.22(V),φθ(Cl2/Cl-)=1.36(V))

5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B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3、5、7、9正确√,2、4、6、8、10错误×

二、选择题:每题2分

按照1-10 的顺序依次为:C B A D D ; B A A C B

三、填空题:每空1分

1、4wt/3a ; 1/2b-1/3wt

2、 不变 ; 增大 ; 增大 ; 不变 ; 不变 ; 减小 ; 减小 3、 H+ ; H2O ; H2PO4- ; H+ ; OH- ; H2PO4-

四、简答题:

1、 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及其特例。总分6分,只写出三条原理给3

分,有正确的简要解释或进一步说明,再加3分。 2、 熵效应(3分),影响因素:环的大小(1分);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半径(1分)。 3、 朗伯比尔定律(2分),有公式或文字的进一步描述(2分)。

五、计算题:

1、解:ΔH298°= (-548.10)+(-393.51)-(-1216.29)= 274.68(kJ/mol) (2分) ΔS298°= (72.09 + 213.64) – 112.13 = 173.6 (J/mol•K) (2分) ΔG298°=ΔH298°- TΔS298°= 274.68 – 298 ×173.6×10-3 = 222.95(kJ/mol)

(2分)

ΔGT°=ΔH298°- TΔS298°< 0 ,

自发反应温度T >ΔH298°/ΔS298°= 274.68/ 0.1736 = 1582 (K) (2分)

0.43453.3*10mol/L41*1.3*10542、解:m3.3*10*0.100*58.691.94*10g

c1.94*1040.12%ms0.16gms(依次为2分,2分,2分) 3、解:可能发生的滴定反应是:

Na2CO3+H2SO4=NaHCO3+NaHSO4 (酚酞变色) 2NaOH+H2SO4=Na2SO4+2H2O (酚酞变色) NaHCO3+H2SO4=CO2+H2O+NaHSO4 (甲基橙变色)

设V1是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H2SO4溶液的体积;V2是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

6

又耗去H2SO4溶液的体积。据此可推知:

含Na2CO3和NaOH时,V1>V2;含Na2CO3和NaHCO3时,V1<V2

现V1>V2,说明此碱液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它们的质量分数可分别计算如下:(5分) (2分)

WNaOH = [0.5000×2×(30.50-2.5)×10-3×40.01]/1.500 = 74.67%(2分) 含有惰性杂质16.50%。(1分)

4、 设该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为x mol/L,则

Cu2+ + 4NH3 = Cu(NH3)42+

X 0.1+4x = 0.1 0.01- x = 0.01

0.50002.50103106.0100%8.83%1.500Na2CO3[Cu(NH3)4]0.011312Kf2.110x4.7610mol/L244[Cu][NH3]x0.1[OH]Kb[NH3]63.5410mol/L[NH4]

2Q(B)[Cu2][OH]25.961023Ksp没有沉淀产生 (分值依次为4分、2分、2分)

5、解

φθ(MnO2/Mn2+)=1.22(V),φθ(Cl2/Cl-)=1.36(V)

E=1.22-1.36<0 不能反应。 (2分)

改用12 M浓盐酸,MnO2 + 2Cl- + 4H+ = Mn2+ + Cl2 + 2H2O

(MnO2/Mn2)0.0592lg[H]41.35(V) (2分)

2Cl2 + 2e = 2Cl-

(Cl/Cl2)0.05921lg1.30(V) (2分)

22[Cl]E=1.35-1.30>0,可以反应。 (2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