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四、土壤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1、监测布点
1、监测点位
根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共设厂区、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区、项目区下风向,项目区上风向,厂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7个土壤环境监测点,具体取样点位见表3及监测布点图3。
表3 土壤监测布点 序号 1 2 3 4 5 6 7 监测点编号 S1 S2 S3 S4 S5 S6 S7 名称 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区 项目区下风向 项目区上风向 厂区东方向 厂区西方向 厂区南方向 厂区北方向 位置 项目红线内 厂区 厂区 东方向100米处 西方向100米处 南方向100米处 北方向100米处 点位功能 项目区 厂区 厂区 土壤环境敏感点 土壤环境敏感点 土壤环境敏感点 土壤环境敏感点 ⑵监测因子、采样频率和监测分析方法 ①监测因子:pH、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Cd、Cr、Hg、As、Cu、Pb 、Ni、Zn、二噁英。
②采样频率:每三年一次
③采样与分析方法:参照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的有关章节进行。
表4 土壤各监测点位各监测因子具体监测情况
监测点 位置 S1 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区 S2 项目区1 S3 项目区2 混合样 pH、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Cd、Cr、Hg、As、Cu、Pb 、Ni、Zn、二噁英 pH、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Cd、Cr、Hg、As、Cu、Pb 、Ni、Zn、二噁英 pH、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Cd、监测因子 深层样 点状样 备注 包含垃圾应急填埋区、下风向、上风向土样 / / pH、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Cd、Cr、Hg、As、Cu、Pb 、Ni、Zn、二噁英 /
Cr、Hg、As、Cu、Pb 、Ni、Zn、二噁英 pH、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Cd、Hg、As、Cu、Pb 、Cr、Ni、Zn、二噁英 pH、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Cd、Hg、As、Cu、Pb 、Cr、Ni、Zn、二噁英 pH、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Cd、Hg、As、Cu、Pb 、Cr、Ni、Zn、二噁英 pH、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Cd、Hg、As、Cu、Pb 、Cr、Ni、Zn、二噁英 S4 厂区东方向 / / S5 厂区西方向 pH、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Cd、Cr、Hg、As、Cu、Pb 、Ni、Zn、二噁英 / S6 厂区南方向 S7 厂区北方向 pH、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Cd、Cr、Hg、As、Cu、Pb 、Ni、Zn、二噁英 注:⑴单个混合样一般在200m×200m的单个采样区内选取相应方法(对角线法、梅花点法、棋盘式法、蛇形法等)取样后进行混合。⑵深层取样一般在建设项目基础埋深底部取样。⑶点状样应在0~0.2取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