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初中后学习要做哪些改变
孩子升入初中,将面临着诸如环境、学习方法和学习科目设置的不同,学生及家长应针对小学和初中几个方面的不同做好调整,提前适应初中的生活。学海教育的学习规划老师建议,小学升初中后在学习上应做以下转变
一、学习方法:
从传授性到理解性
提前改变:
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相应做出调整。
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学生对知识充分理解,并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
由于小学本身知识量少且时间充裕,所以小学老师的教学进度较慢,讲解也更详细具体。但初中科目增多,每个老师的讲课时间都是规定好的,老师必然要改变授课方式。因此,吕卫平建议家长,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孩子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的学习习惯。
二、学习要求:
从指令性到计划性
提前改变:
学会预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小学阶段的学习主
要依赖老师的安排,学生只要完成写字、造句、背课文这些老师下达的简单 “学习指令 ”就行。但初中则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并且有计划地学习。
1 / 3
1 / 3
小学升初中后学习要做哪些改变
一般的学生只是单纯完成学校和老师交给的作业就觉得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优秀的学生基本上都有预习课本的学习习惯。
从小学升入初中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实现从 “要我学 ”到“我要学 ”的转变。
三、学习行为:
从随意性到目标性
提前改变:
培养孩子做一周学习安排
进入初中以后,由于学习内容和学科的变化,原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改变。原本可能通过短计划就能实现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到了初中之后则要求学生有一个 “长安排 ”的计划,才能实现。
现在就开始培养孩子制定一周学习计划 ,和安排一周学习任务的习惯。
四、学习时间:
从短时性到长时性
提前改变:
择校也要考虑路途因素
现在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基本上是 “4+2,”即在学校花 4 个小时学习,在家里花 2 个小时学习。而升到初中后,学习时间就要变成 “8+4。”到校时间提前了,下课时间又推迟了,家长要做好学习时间调整的准备。
家长如果要为孩子择校的话,要将路途因素考虑在内。其次,学习时间增长了,家长也要对那些比较好动的小孩进行习惯上的纠正,比如之前孩子只能
在位置上坐 10 分钟,现在可以开始训练孩子安静地坐上 15 分钟甚至 20 分钟。
五、学习内容不同:
从单纯性到多样化
2 / 3
2 / 3
小学升初中后学习要做哪些改变
提前改变:
别偏科,多看看基础科学
小学和初中面临的任务和学科学习的内容差异很大。总体来看,小学的课堂教学容量小,作业量小,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学科的学习。
到了初中,多出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几大学科,而且知识系统性比较强,需要孩子课后花时间去消化,不然很容易导致成绩下降。
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偏科现象过于严重,现在就应开始纠正孩子的偏科习惯,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多看看与基础科学相关的书籍,涉猎这方面的知识。家长甚至可以让孩子多翻翻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指导读物。
3 / 3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