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

摘要:近几年来,中国造纸业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尤其是自中国加入世贸以来,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扩大纸和纸制品的出口,本文依据1993~2011年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相关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可能影响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的十个指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纸制品平均价格、汇率、日本和GDP、木片进口量以及木浆进口量这五个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由此本文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贸易发展现状良好。2011年,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总数约达600万吨,出口额达100多亿美元。然而近两年纸和纸制品的出口增速有所减缓,表明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现状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找到扩大出口的促进因子,防止出口贸易遭遇瓶颈,从而使出口贸易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十分必要。

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林产品贸易的研究实证与理论均渐渐走上成熟,如对原木、木制家具、人造板等进出口贸易的分析,而对于纸和纸制品出口因素的计量分析则比较少。如今,纸和纸制品在林产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本文就当前中国出口纸和纸制品的现状和贸易形势、出口结构而言,归纳出影响纸和纸制品出口的诸多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的结果,为如何促进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提供对策与建议,从而帮助中国纸业取得长足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一)出口总量及比较

目前,中国的纸类产品出口量值快速增长,出口金额只增不减,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图1显示,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数量基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起初增长速度缓慢,最近几年出口数量猛增,且在2006年首次突破100万吨,虽然在2008年有所下跌,但在2009年有了更大幅度的增长,第一次实现纸制品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然而到了2010年增长势头又有所下降。

600000050000004000000出口数量/吨3000000200000010000000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年份/年 图1 1993-2011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数量趋势图

The tendency of the export quantity of Chinese paper and paper-product from1993 to 2011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二)出口市场分布

我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由图表2可以看出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出口份额前五位的贸易伙伴近些年来一直是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与2009年相比,前5位出口贸易伙伴的总份额下降了5.16个百分点,其中美国、中国和日本的份额分别下降了1.85,1.76和1.16个百分点[1]。整体波动不是很大,但是呈萎缩的趋势。同时也显示还有很广阔的出口市场有待开发。 美国16.50%中国11.70%其他国家和地区.48%日本9.62%英国3.91%澳大利亚3.79% 图2 2010年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市场份额分布图 The allocation chat of Chinese paper and paper product export market share 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三)出口产品结构

纸和纸制品产品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即纸及纸板和纸制品。2011年纸及纸板的总出口量为509万吨,具体出口量情况如下图所示,出口量最大的两个品种为涂布印刷纸(出口量163万吨,其中铜版纸出口量138万吨)、白板纸(出口量97万吨,全部为涂布白纸板)。

相比2010年,新闻纸及箱纸板出口量有所下跌,分别同比降低81.82%及28.57%。纸制品相对于2010年增长幅度不大,出口量为243万吨,同比增长6.58%[2]。根据市场变动,出口产品结构也应作出相应的变化。

其他纸及纸板3.14%特种纸及纸板11.98%瓦楞原纸1.18%生活用纸12.77%未涂布印刷书写纸16.31%新闻纸0.39%涂布印刷纸32.02%白纸板19.06%箱纸板1.96%包装用纸1.18% 图3 2011年纸及纸板品种出口比例 The export proportion of paper and board in 2011 数据来源:中国造纸工业2011年度报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一)取得成就

对于影响中国纸和纸制品出口因素的分析,国内外一些学者结合中国造纸行业的背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给出了个人的观点。

曹垂龙(2007)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3]。庄伟( 2005)认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进口价格下降可以使我国国内的生产部门受益, 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 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对许多外向型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造成冲击。向宝林、何杰刚( 2005)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的价格竞争力优势造成危害, 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出口企业成本将相对提高, 其出口利润必将下降, 这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使出口量下降[4]。田明华,程宝栋(2008)按木质林产品出口金额排序,2006年我国前3位出口贸易伙伴依次为:美国30.98%,日本13.48%,中国8.32%。并分析认为国内木材资源供给不足是导致发生主要木质林产品贸易逆差较高的原因。而纸和纸制品贸易逆差近年来呈快速下降趋势[5]。刘艺卓(2008)认为美国的GDP上升时,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多样化商品,对纸和纸板的贸易水平有正向影响。侯方淼(2009)认为纸和纸制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纸和纸制品进出口价格的变化,而且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主要林产品的出口影响很大[6]。陆军,周侃侃(2012)认为原材料短缺制约了纸制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原材料短缺已成为我国纸制品生产的瓶颈[7]。

为此,本文在综合考究以上国内外学者的文献资料后,结合宏观、微观与国际经济学中的相

关理论,认为应该从劳动力成本,出口平均价格,汇率,主要伙伴国经济发展状况,原材料供应这五个方面来衡量国际贸易因素对纸和纸制品出口量起到的抑制或促进作用。

(二)面临的问题

有关指标选择的理论基础及预期假设如下:

1.中国林业人员平均工资。我国为劳动密集型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都主要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近几年,随着我国劳动力工人整体工资水平的不断上扬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也就是说当我国林业人员平均工资上升,即劳动力成本提高时,我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可能减少。从劳动力成本的角度,选取这个指标。 2.纸和纸制品出口平均价格。当我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平均价格上升时,其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下降,进口国会减少对我国纸和纸制品的进口,进而我国出口量将下降,反之亦然。 3.汇率。当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升高,即人民币升值,必将直接导致我国纸和纸制品产业整体成本的上升,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而令纸和纸制品出口价格升高并失去国际竞争力,国外将减少购买我国的纸和纸制品,最终必然导致出口贸易的减少。然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为解决国内就业以及长期以来的美中贸易逆差,不断向中国施压,并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因而,在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背景下,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也相应的可能面临巨大瓶颈。

4.美国、、日本人均GDP。从主要伙伴国的角度,选取这个指标。美国是我国纸和纸制品主要出口对象,超过三分之一市场份额,其他主要出口对象依次是日本、等。从宏观经济学中可以得知,以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等于国民总收入,将国内生产总值与该国的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就得到该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同时凯恩斯亦认为,家户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因此,可以推断美国、、日本这三个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

[8]

加,将推动纸和纸质品的消费,增大对其的进口量,进而增大中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量 5. 原材料供应。从国内木材产量来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国内森林资源供给能力的制约,我国国内木材资源产量呈明显的徘徊不前趋势。国内木材产量低将影响以木材为加工原料的纸和纸制品比较优势的发挥,导致纸和纸制品贸易逆差较高,即进口量多,出口量少,净出口量减少[9]。从木片进出口量来看。木片是提炼木材纤维制浆造纸的原料之一,在我国木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情下,进口木片弥补了木材原料不足的缺口,可以有效替代部分进口的原料。作为造纸原料,其进口量增多使我国纸和纸制品的成本降低,进而使价格下降,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提升,使我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量增多。而当木片出口量增多时,我国造纸的原料减少,纸和纸制品的成本升高,最终使价格升高导致我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量减少。从木浆进口量来看,近十年来,我国木浆进口量持续增长,与木片相似,其进口量增多将使我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量增多。总的来说,当用来制造纸和纸制品的原材料供应充足时,纸和纸制品的生产成本会减少,出口量将增多。

我们选取以上产业内五种变量作为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量的影响要素,为确定这些要素的影响程度,本文选取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回归模型为分析方法,将各影响因素代入模型中,通过对模型的分析,量化各种因素对我国纸和纸制品净出口量的影响程度。

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一)指标的选择

基于上述理论假设,本文选取纸和纸制品出口量Y为被解释变量,从劳动力成本,出口价格,汇率,主要伙伴国经济发展状况,原材料的供应这5个方面考虑可能影响中国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的因素,并用10个具体的指标来衡量:中国林业人员平均工资,纸和纸制品出口平均价格,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美国人均GDP(当年价),中国人均GDP(当年价),日本人均GDP(当年价),国内木材产量,木片进口量,木片出口量,木浆进口量。故一共10个解释变量(如表1)。 表1 各变量含义 变量名称

中国林业人员平均工资 纸和纸制品出口平均价格 汇率(美元兑人民币) 美国人均GDP 人均GDP 日本人均GDP 国内木材产量 木片进口量 木片出口量 木浆进口量 (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了1993年至2011年的共19组数据,数据主要来自历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及《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还有一部分是通过相关计算得到的。 (三)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通过上述因素分析以及重要文献的回顾可知,我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量可能受到中国林业人员平均工资X1,纸和纸制品出口平均价格X2,汇率X3,美国人均GDP X4,人均GDP X5,日本人均GDP X6,国内木材产量X7,木片进口量X8,木片出口量X9,木浆进口量X10的影响。由于涉及到多个变量,本文在这里采用多元统计中的回归法进行研究。根据数据特征,建立如下模型:

用Eviews进行最小二乘得到如表2的结果。 表2 OLS回归结果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C

14.93911

12.51693

变量符号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单位 元

美元/吨 USD/CNY 万美元 万美元 万美元 万立方米 万吨 万吨 万吨

备注

纸和纸制品出口总金额/出口总量

t-Statistic 1.193512

Prob. 0.2669

LNX1 LNX2 LNX3 LNX4 LNX5 LNX6 LNX7 LNX8 LNX9 LNX10 0.5623 -2.139024 -1.361414 -0.386103 2.737078 1.450941 -0.503330 0.094126 -0.087744 0.436015 1.261599 1.258852 1.1595 3.903837 2.304061 1.107777 1.035178 0.073057 0.211334 0.785288 0.445755 -1.699186 -0.719717 -0.0903 1.187936 1.309777 -0.486225 1.288384 -0.415191 0.555229 0.6676 0.1277 0.4922 0.9236 0.26 0.2266 0.6398 0.2336 0.68 0.5939

该模型的R2=0.988002,调整后的R2=0.973005,F=65.87967明显显著,但是多个变量等变量在0.05显著水平下的t参数均不显著,且lnX1,lnX3,lnX4,lnX7多个变量与预期符号相反,故模型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本文采用较为保留的剔除变量法进行变量的筛选,最后一共有6个指标入选:纸和纸制品出口平均价格X2,汇率X3,人均GDPX5,日本人均GDPX6,木片进口量X8,木浆进口量X10回归结果如下表3。 表3 逐步回归后的模型回归结果 Variable Coefficient C LNX2 LNX3 LNX5 LNX6 LNX8 LNX10 16.98344 -2.0917 -2.313737 3.197297 2.194370 0.095630 0.752987 t-Statistic 3.336020 -3.722887 -4.185735 3.7501 3.683303 2.636501 5.506095 Prob. 0.0059 0.0029 0.0013 0.0027 0.0031 0.0217 0.0001 137.5353 0.985667 0.978500 2.016678 F-statistic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Durbin-Watson stat 首先,对模型进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纸和纸制品出口平均价格X2的系数为负,含义为纸和纸制品出口价格越高,会引起其出口量下降;汇率X3的系数为负,与预期符号相反,但考虑到汇率形势及其对出口影响的有限性,将其做特殊处理,予以保留;和日本人均GDPX4,X5系数为正,即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越好,进口量就趋于增多;木片进口量X8和木浆进口量X10的系数为正,木片进口量越多,即原材料供应增加,会引起纸和纸制品出口量上升。总的来说,变量变化方向基本与预期假设一致,所以本文认为该模型可以反映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显著影响。

其次,对模型进行统计意义上的检验。该模型调整后的R2=0.978500,模型的拟合度较高;在样本容量为19,参数个数为7,α=0.05的显著水平下,t0.05(12)=2.179,各解释变量的t统计值均大于2.179,且F=137.5353>F0.05(6,12)=3.00,通过F检验。因此,模型具有解释力。

最后,对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在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通过White检验方法,得到nR2=14.34972<χ20.05(12)=21.0261,F检验的P值为0.308427,nR2的P值为0.2735,所以接受原假设,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在样本容量为19,解释变量个数为6,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情况下,dL=0.476,dU=1.963,由表3知模型DW值为2.016678,故符合dU所以,本文模型估计的最终结果为: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国纸和纸制品出口量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纸和纸制品出口平均价格,美国人均GDP以及木片出口量对纸和纸制品出口量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1.纸和纸质制品出口平均价格是影响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经上文

分析,纸和纸制品出口平均价格与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量呈现一种负相关的关系。究其原因,纸和纸质制品出口平均价格升高,将削弱其国际竞争力,必然导致纸和纸质制品出口贸易减少。从长期来看,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价格呈上扬趋势,这意味着由于价格因素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进一步扩大。

2.汇率对中国纸和纸制品的的影响也较为明显。通过数据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汇

率与中国纸和纸制品呈现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近年来,欧美经济逐步下滑,汇率相对于人民币逐渐下跌,人民币的升值将逐渐减少外国对中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量。

3.日本人均GDP、人均GDP对我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量影响较为显著。日本和

的本土劳动力成本很高,而纸和纸制品的消费量巨大,他们一般采用进口的方式解决其内部市场的供应不足。日本和的人均GDP不断增长,也拉动其内部纸制品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纸制品对其的出口量。当然这也与中国长期将日本、作为主要出口市场而形成的高度依赖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4.木片进口量和木浆进口量对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其中尤其

是木浆的进口量较为明显。中国是一个森林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的国家,林权制度改革,林地多为集体所有,统一的规划较为困难,科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基于这一基本现状,在国内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我国需要对木浆、木片进行进口。木浆、木片作为造纸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进口增多,使得造纸可供应的原料就越多,纸和纸制品的产量随之增加,从而促进纸和纸制品的出口量。 (二)建议

根据上述的分析,本文针对纸和纸制品出口量主要影响因素,就如何促进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提出如下建议:

1.优化产业链条,引进高新技术

我国造纸业在纤维原料上的高对外依存度,正在侵蚀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加上附加值低,运输半径受限,在出口方面竞争力一直不强,另外,人民币升值也将对产品需求产生很多影响。因此,企业应该改变产业链条被动局面,投资原材料,减少对国际高价原材料的依存度,增加对价格的话语权[10]。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尽管是纸和纸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并不是造纸强国,大多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大量的资源进行纸和纸制品的生产,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生产模式,加快技术创新,加快生产效率,控制纸和纸制品的生产成本。当然,

我国应当充分利用好人民币升值的契机,大量进口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消化再吸收,运用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的档次,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企业也应当积极创建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产品的可替代性[11]。从而降低价格攀升对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2. 发掘新兴市场,避免出口集中

国内造纸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但是出口市场呈现出较高的集中度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美国一直是中国纸和纸制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早前,已经有学者认为,出口商品和市场的集中度过高,很可能导致贸易的不稳定,更容易引起进口国采取反侵销、基数壁垒以及其他非关税壁垒手段的阻挠,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的出口贸易。美国人均GDP对于中国纸和纸制品的影响较为显著,这正是我国纸和纸制品出口贸易对于美国产生依赖的一种重要表现。因此国内纸和纸制品的出口不能过于依赖部分国家,我们要在保持现有的出口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发掘新市场,从而进一步扩大出口。

3. 变市场为资源,发展造纸人工林 目前造纸原料的取得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力更生,一是依靠进口。这两条路都是要走的,但是应该把立足于国内放在首要位置[12]。由于中国人口众多,需求基数大,如果仅仅靠进口造纸原材料是完全行不通的,并且中国的林地较少,自给自足也不能解决问题。因此,中国只能是以自给自足为主,同时进口的方式满足造纸原材料的需求,从而增加纸和纸制品出口量。中国也应该是这样,走出去,变市场为资源,到适合生产林木的国家去开发造纸材的生产。另外,响应十倡导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我国应大力发展造纸人工林,其不仅能为造纸提供原材料,同时也为能为生态环境做出很大的贡献,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纸和纸制品的出口贸易,同时也为全球的环境做出贡献,将造纸变成一件环保事业。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2011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11年报告[J].华东纸业,2012(43):1-10

[3]曹垂龙,全球失衡、美元霸权及其对人民币汇改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07(8):45- [4]向宝林,何杰刚,人民币升值弊大于利[J].学习月刊.2005(7):10-11

[5]田明华,程宝栋,我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分析[J].中国人造板,2008(10):1-4 [6]刘艺卓, 田志宏,世界纸和纸板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商务2008(3):19-23 [7]陆军,周侃侃,我国人造板出口现状及目标市场形势分析[J],林产工业.2012(3):3-8 [8]刘艺卓,左常升,徐宏源.中国林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9):38-44 [9]陈伟,宋维明.我国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J].林业经济,2010(7):-68 [10]谭波.预测:纸制品出口趋缓[J].市场观察,2007(8):-91 [11]杨懋暹.中国造纸2020发展预测[J].中华纸业,2010(3)

[12]张小翠.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