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策略
摘要:作业改革是当下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作业设计形式,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为此,对于加强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改革的意义、语文作业设计改革的原则和具体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优化 引言
教学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点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后指导。而作业则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其设计是否科学与合理,关乎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特别是对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年纪比较小,倘若作业设计不符合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会适得其反。本文针对“双减”背景下小学中段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展开分析。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
如果对于学生的作业设计仅仅是基于一个囫囵固定的范围,那么其一定是失败的。良好的作业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阶段”,须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借助教师一定程度的引导,才能采到“桃子”。因此,教师在设置作业时应注意学生即时的学习情况,要依据其即时的学习能力设计具有一定难度、一定思考性与挑战性的作业,作业如果太过简单,那么便失去了其“考验”的意义,而双减背景下要求的“减负增效”任务也无法切实完成。设计作业不仅仅局限于表面,更要将小学学生置于其中,作业必须具备实用性、动态性。在认识实践中,应以学生实际身心为核心,以物质体验和物质活动为基础,使其对语文的认知成为可能。因此,教师因根据单元或者课时内容的特点,根据
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进行特征性地作业布置,引导学生们在作业过程中通过对作业内容独特的思考,以点燃思维,碰撞思维,产生思维的火花,通过这种“内嵌式的学习”的体验与探索,让学生们获得一种更深层次的语文学习体验,继而在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差异化设计,完成“双减”目标
小学中段的学生语文水平发展大体一致,但是仍有部分差异,如认知差异、理解能力差异等。现阶段部分小学中段语文教师还是采取统一化、标准化、模式化的作业设计形式,没有体现出语文作业的分层和差异。“双减”政策之下,统一化、标准化和模式化的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不仅不符合政策要求,且对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无法起到巩固和考核作用,而对一些学习能力弱、学习水平低的学生来说难度较高。这就造成学优生无法进步、学困生无法提升。因此,为完成“双减”目标,实施差异化设计是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的必然策略。而且,差异化作业设计符合“因材施教”“分层异步教学”的要求,实现了“双减”政策下小学中段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和变革。比如,“双减”政策下小学中段语文古诗词相关作业设计,针对理解能力较差和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作业内容主要为诗歌背诵之后录音上传、有感情阅读诗歌录音上传、诗歌中的生僻字掌握和生僻字造句上传等;针对一些理解能力强、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给他们设计的作业可以是诗歌思想感悟、情感表达等内容,重点让学生分析和理解诗歌的内涵。
(二)基于教学目标,确立作业内容
学生通过做作业,知识水平与能力层次理当比课堂学习更进一步。对于各项作业能在何种方向和程度上促进学生进步,教师应具备明确概念。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基于课程教学目标确立作业设计的目标,让作业设计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保障作业设计的效度。例如,小学四年级《观潮》一课包含两个层面的目标:基础目标,要求认读“盐、屹”等生字,正确读写“潮、据”等生字以及“奇观、农历”等词语;审美目标,体会文中钱塘江大潮的美感,学习运用其中的写作手
法,感受用词的生动性。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设置“读音辨析”“写出近义词”和“根据意思写词语”的活动来达成基础目标,避免单调开展抄写和诵读活动;其余的作业内容则均围绕审美目标展开,可以设计以下三项作业:作者用大量篇幅写了潮来之前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分别用不同的记号,标记出表示声音变化顺序和景象变化顺序的句子。选出你喜欢的四字短语,诵读几遍,并摘抄下来。以上作业密切结合文本内容与本课目标,而且适当控制了作业量,符合“双减”的要求。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将对本文的美感进行再思考、再体会,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三)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融合,延伸作业内容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审美情操、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多元化内容,这就意味着语文注定要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如学习《墨梅》这首诗时,在设计作业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查阅资料,探究墨梅的形态、特点等,并画出心目中的墨梅。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但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而且可以促进了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道德学科等多学科的有机融合。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先学习“少年中国说”这首歌,课上将课本内容与歌词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到作为中华少年的责任与担当。以乐传情的作业设计可以使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相融合,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双减”政策要求作业设计“减负提质”,让学生在课外有效投入时间,通过做作业提升学科素养。因此,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优化作业的结构,加入富于创新性、趣味性、自主性的要素,让小学语文作业更加符合“学”的需求。作业设计的优化,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将在“双减”背景下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春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情感读本,2019(36):55.
[2]孟祥茜.例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J].新课程(小学),2019(12):196.
[3]孙蕾.对小学语文作业时效性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8(18):49. [4]林丽勤.浅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措施[J].教师,2018(02):41-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