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来源:榕意旅游网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知识教育讲座目标 :

1、认识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

2、了解生活中糖尿病的并发症。3、知道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健康知识教育讲座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生活中糖尿病的并发症。2、糖尿病的预防对策

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成为继心血管, 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 几乎每个人的周围都能接触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有家人, 同

事,邻居等。在 1995 年的时候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有 1000 万,到 2003 年的时候打到了 2300 多万,当时预测到 2025 年能达到 4600 万,可是在 2007 年的普查已经达到了 4600 万。 2008 年已经超过了 6000 万,可见中国的糖尿病是快速的增

加。而糖耐量异常者,就是未到糖尿病标准而血糖较高者也接近

6000 万。相当

于有一个糖尿病就伴随一个即将患上糖尿病的患者, 这两个数量加起来达到一亿 多。在一些大城市, 5 分钟就能见到一个肯德基,而我们中国是每

28 秒钟出现

一个糖尿病患者。

1. 糖尿病的危害 ;1 经济负担的加重(长期用药) 2 生理上的危害(引起众多的

并发症) 3 心里危害。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急慢性病发症。在

我国只有 1/3 的患者能得到积极的治疗,而另外

2/3 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或

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治疗。糖尿病的发生率非常高,严重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 量。但是有些患者 80 多岁,患糖尿病 30 多年却无明显的并发症,只是定期

来住院调整药物。这说明糖尿病虽然不能得到根治,但可以控制并发症和预

防的。糖尿病患者必须打持久战, 用知识战胜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患上并发症。它有急慢性并发症。

2.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 高渗综合征(老年人)低血糖

合并感染。

3. 慢性并发症可以累及多个器官。

侵犯到脑 .:可以引起脑梗塞。

侵犯到心血管: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而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或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1

累及到肾脏:可引起糖尿病肾病,最终可致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 大家都知道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 一旦它坏了, 小便是排不出来) 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那不光人受罪花费也很大。

眼睛: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视物模糊看不清东西。病程在 20 年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而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周围神经病变: 可引起手脚麻木, 刺痛感,身上有小虫子爬的感觉或脚上有踩棉垫的感觉。

糖尿病足:也就是烂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一旦失去了双脚就意味着日常生活是很难自理的。 对这一点深刻体会莫过于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 不要小看一个针眼,一个很小的伤口,还有脚气

糖尿病的预防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治之病。有研究表明

, 一般从餐后血糖升高到确诊

为糖尿病 , 需要 7 年左右的时间。最初的餐后血糖升高往往不用治疗,只要改变

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可使血糖恢复正常。 这足见糖尿病的早期预防是大有可为

的,无糖尿病者完全可能不得糖尿病。 虽然现代医学水平可使糖尿病患者不因糖

尿病致残或早亡,但其治愈还是很困难。因此,预防仍然是最关健的。

关于糖尿病的预防,有关专家提出了“四个要点”:

1.“多懂点儿”, 即知识预防。接受健康教育,学习糖尿病知识。何谓“多”?

就是既要知晓家庭有无糖尿病史, 又要知晓防治措施, 还要通过经常检测知道自

己的血糖水平。

2.“少吃点儿”,即饮食预防。何谓“少”?就是进食要留有余地,不可

一味满足食欲,七八成饱即可。饮食尽量清淡、低脂、低糖、多吃鱼肉、瓜菜、

黑木耳、蒜、茶等。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防止肥胖和高脂血症等

诱发因素的形成。有肥胖危险因素者注意体重、腰围、腰围与臀围比值的控制。

日本的一项经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研究成果认为, 用凉开水泡茶喝, 有肋于糖尿

病的防治,高危人群不妨一试。

3.“勤动点儿”,即运动预防。运动可以减少脂肪组织和增加细胞对胰岛

素的敏感性,降低患非依赖胰岛素糖尿病的危险。

适当锻炼还可增强心肺功能, 降低血粘。 目前公认,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比不参加

2

运动的人随年龄增长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要小

20%。何谓“勤”?专家认为,那种

年轻

一周爬一次山, 两周游一次泳的间断式的抽空锻炼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 人应经常参加“出点汗、喘点气”的运动,最好每天半小时,每周至少

5 次。

4.“放松点儿”,即心理预防。避免精神创伤,提高心理应激能力,从而

保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5.戒烟限酒,保证睡眠。高血粘者必须戒烟,因为吸烟可使血管收缩,血

粘加重。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治

疗手段。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 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 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身高、性别、运动量等情况计算饮食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严格控制甜食,多吃纤维素的蔬菜,如青菜、芹菜等,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要根据血糖制定糖尿病饮食。

运动指导

“生命在于运动 ”任何人都需要运动, 此病除应用药物和饮食疗法

外,运动也尤为重要,首先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其次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有利益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最后可增

强体力及免疫功能以及减轻病人压力和紧张情绪。 糖尿病运动应因人而异, 适可而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有氧运动为主,医疗步行是最佳方法。年青、体

质好的可采用跑步、游泳、登山、打球、骑自行车等,年老体弱者可打太极拳或

慢速步行,运动时间为 20-60 分钟,每周 3-5 次,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 1 小时左右进行,出去运动要随身携带糖块,以免低血糖时备用。

用药指导 向其讲解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介绍降糖药的餐前餐后服用的不同类型, 联合用药更应小心谨慎。 对胰岛素冶疗的患者应告诉他抽取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应在餐前半小时注射,必须按时进餐。了解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储存方法、注射方法及不良反应。不管是口服

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均应定期监测血糖, 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