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饫纶; 从京沪高铁看高铁经济的重要作用 林仲洪 杨瑛 田亚明, (1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 100038; 2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038;3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 100038) 摘 要:以京沪高铁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阐述高铁经济的辐射范围和效果。京沪 高铁重塑了京沪交通经济带,提高了沿线地区经济活动效率,改善了沿线投资环境,促进了产业转 移和升级,为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和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实证分析,彰显了京沪高铁对社 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高铁;京沪高铁;高铁经济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46(2017)01—0001—04 Research on the Eonomic Fun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A Case Study of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LIN Zhonghong ,YANG Ying 2 TIAN Yarning。 (1 China Railway Economic and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Professional Engineer,Beijing 100038,China;2 China Railway Economic and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Researcher,Beijing 100038,China;3 China Railway Economic and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Associate Researcher,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Beijing-Shanghai Hi -speed Railway as the object,illustrates the hish-speed railway economic radiation range and effect from economy,society,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has reshaped the traffic economic belt between Beijing and Shanghai,enhanced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activiites,improved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and promoted the transfer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y,led the green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example analysis,the important role of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o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flected. Key words:high-speed railway;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economy based on high-speed railway 2016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已占世界高铁总里程 铁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的6O%以上,全国铁路每日开行动车组约2 140对, 高铁的年旅客发送量和周转量也占到全球约60%和 65%。目前,中国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突破5O 1 重塑了京沪交通经济带 京沪铁路通道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 市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 亿人次,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30%以上。我国不但用 高速、高效、环保的高铁成功解决了人口密集地区高 强度、大运量的陆地旅客运输问题,而且其综合优势 远远超出了交通概念.在高铁沿线周边集聚发展出 一经济区。通道内既有京沪铁路建成百年以上,沿线 地区经过百年发展,聚集了极大的人流物流。改革 开放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既有京沪线的运输任 务逐渐加重,其运能愈发紧张。1990年,京沪线以占 全国铁路2.7%的营业里程,完成了393.8亿人・km 的客运周转量和917.2亿t・km的货运周转量,分别 种新型经济形态.不断促使生产要素和消费要素 优化配置。以开通5年多的京沪高铁为例,高铁的建 设与运营对沿线城市经济的拉动效应极为明显,高 从京沪高铁看高铁经济的重要作用 林仲洪杨瑛田亚明 f 今 I州19j的15.1%和8.7% 、京沪线客运平均密 东部地区加强经济协作发展 度达到2 697.5万人・kin/kin,货运平均密度达到 6 958.8厅l・kin/kin,分别为同期伞旧铁路客运平均 2 提高了沿线地区经济活动效率 密俊币¨货运平均密度的5.5倍和3.5倍 .即使存铁 离铁的开通,使衡量 问远近从距离变成了乘 路网大幅扩张的2010年,既有京沪线的平均客货 坐通达的时间长短. 京沪高铁代表着新速度干¨高时 街度仍然址 年全路平均的2.3倍和2倍。京沪铁 效,高速、高密、全天候的运行方案,借助市内交通 路通道是 符其实的全闰最西要最繁忙的十线。 的有机衔接,大幅缩短了点到点的旅行时问,给沿 经验表明,在交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时, 线城市人们的T作生活方式带来_r_深刻改变 、京沪 各经济圈主要在其内部扩张,而随着高铁的外通, 高铁"通后,北京、天津、上海、济南、南京等大城市 物流、人流和资金流等要素流动更为便捷,能够实 与周边的小城镇的时空距离极大缩短,大多1个小 现多个 济陶之问的联动发展 、京沪高铁建成后, 时内就能达,促使周边小城镇向1J星城的力‘ 发 以巫怏的速度、更少的沿途停留、蜓小的发车间隔 展,吸引大城市的人流,平衡基{i}I{没施和公共服务 离效地满足旅客的m行需求,极大提升_r区域可达 设施,缓解大城市的压力 ,有效降低了生产要素的交易成本,使“环渤海” 沿线城市之间同步打造r“同城”高铁公交化 长一『TJ”『厨大经济圈之fHJ加速形成融合互补的 通道,使得人们的活动范隔、资源分配和利Jf J范 良 合作炎系,大大强化r我I下]东部沿海地区的经 拓展到城市群范同,改变J 人们活动空问和对城『 济优势及 向中两部地区、乃至令I丁4的经济辐射与 边界的认识, 现了“l小时 活圈”、“2小时高质 带动效心..Ii前。其梯级辐射已至胤边各区县,进一 服务圈”,尤其是对济『幸j、徐州、德州等沿线的■ 步促进加快形成东巾部若十城市群格局,成功整合 i线城市居民来说变化更为明 (见冈1).. -./拓展r长 角经济圈、京津脚绐济圈、环渤海经 济 和1I【I尔半岛经济圈等lX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和 辐射力度 京沪尚铁沿线的枣庄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与长 ■ 经济圈的连接点,原本相对偏远的地理劣势转 化为接南纳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吸引r大量投资 , .求技术、资金、人/j 、信息等蛰素资源,为枣庄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蕈大契机。同样,在京沪岛 铁的带动下,蚌埠市现代农业、制造业和文化旅游 、『 等产值均大幅增长,201 3 蚌埠m先进制造、 、 传统JJf1T、I 干仃文化旅游产业,分圳实现产值900亿 死、280亿元和1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l8% 干¨25%..尢锡锡东高铁经济区相天产业迅速集聚, 依托高铁站商务中心发展偻宇经济,服务业不断发 腱壮大 .201 3年新办企业ll3家,注册资本18.7亿 元.㈦比增长18% 其中,服务、iI,企业的数量及注册 资本l 比分刖达到69%、90% 通过尚铁网络,京津冀经济 的对外影响力持 续扩大.向北延伸y-0辽东半岛城市群, j至整个东 图1 以北京为中心昀高铁小时圈 北经济1)(:Ki角与皖L}I城f仃群、浙巾城市群、海西 时空距离的缩短.提高了人们的 行频牢 、对 经济Ix=等毗邻区域的经济社会联系史加密切;通过 比发现,高铁开通后,¨j行频率强度逐渐增加,每火 山东半岛城市群,还可以辐射和带动整个黄河经济 和每周通勤的人数明显增多,相比过去,现在 协作 :辐射中原城m群、长汀_L rf1游等地区,促进 往返一次的人群逐渐减少,交流频率的增高,使“M 2f)l7年第1期总第 5期L. 从京沪高铁看高铁经济的重要作用 林仲洪杨瑛田亚明 高铁投资大、产业链长、集成多个领域的技术, 高铁建设发展,不仅能够消化过剩产能,拉动经济 增长,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能够带动关联产业转型 5 为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和绿色发展作出了 重要贡献 京沪高铁在500~1 200 km中等距离范围内. 乘坐优势明显,更能节约人们旅行的时间,带来巨 升级,形成高铁产业集群,提高我国相关产业在全 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高铁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其 建设投资对关联产业的乘数效应一般超过3倍.远 高于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据测算,每1亿元高铁 大的时间价值。京沪高铁开通5年,已成功运送旅 客2亿人次以上。在快速提升运输通道客运能力同 建设投资可直接带动金属冶金业0.3亿元、铁路建 筑业0.7亿元、装备制造业0.3亿元、机械工业0.2 亿元、化学工业0.2亿元、其他关联产业1亿元。 高铁发展还有力带动了旅游、商贸、餐饮、购 物、文化等第三产业发展。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倒逼机制”促进城市 综合服务以及整个旅游产业链的完善。多家相关企 时,还释放了大量的货运能力,并同步促进了沿线 公路、民航和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形成了大能力、多层次、多样化的综合运输网络,各 种运输方式都能发挥优势,实现合作共赢。铁路与 民航合作推出了“空铁联运”、“空铁通”等产品。春 秋航空和上海铁路局合作打造的飞机+高铁“空铁 快线”已经覆盖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南京、 宁波、绍兴、昆山、镇江、台州、义乌、桐乡、丹阳、合 肥等华东地区15个城市,购买空铁联运产品的旅 业开启“京沪线战略”,先后在苏州、常州、济南等沿 线城市落户,力争通过高铁线扩大市场。 京沪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旅游 客,享受免费的高铁车票。随着京沪高铁的建成通 车,一批新型客站枢纽应运而生,在“公共交通优 先、分区组织、立体换乘、分层布设”的设计思路下, 将铁路客运的功能与市政交通手段综合考虑,强调 大交通的概念,实现了旅客快速通过和快速换乘。 资源和旅游产业高度聚集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坐 落着举世闻名的古都北京、海滨城市天津、“泉城” 济南、五岳之首泰山、具有‘‘孑L孟之乡、礼仪之邦”美 誉的曲阜、六朝古都南京、“人间天堂”苏州和现代 化大都市上海。沿线站点涵盖了包括长城、故宫、颐 和园、明十三陵、八达岭长城、泰山、“三孔”、苏州古 高铁在节地、节能和减排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 (见图6)。京沪高铁在项目论证、线路选择、规划设计 典园林等1O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八达岭、泰 山、南京中山陵、太湖等7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区,北京、天津、济南、曲阜、徐州、南京、镇江、苏州 等1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5个国家5A级旅游 景区以及10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统 计。这些国家级重点旅游城市接待外国游客数已占 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接待外国游客总数的50%以上。 2013年京沪高铁沿线省市旅行社数量较2010 年增加了15.8%。旅游业就业人数增长了23.2%。山 墨 稿总周转量比重 习能耗比重 翻 阶段就充分考虑到了用地效 率,尽可能减少线路用地、保 图6京沪客运通道内三种运输方式周转量及能耗量占比 东、江苏、安徽三省,在京沪 高铁开通后.通过改善旅游 000・0o 交通条件、建立旅游联盟进 眦。。 行资源优化整合,大大地提 o0000 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全程线 路占地仅为京沪高速公路的 1/2。 高了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及 促进了所经省市旅游经济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8%、 50%和l9%(见图5)。 。。 0.0o 辐射区域的旅游业竞争力, 。。。.加 的发展,三省旅游收入的年 进一步分析可知,京沪 高铁承担了京沪客运通道超 誉豢塞豢器量吾星誊荟誊萋奎蓍誊-一 -_-.一 t"q 暑善 N +虹蒡+蓑触+山东 过67%的客运周转量,而仅 消耗了通道中24%的能源, 图5江苏、安徽、山东三省的旅游总收入 并排放出其中(下转第9页) 2017年第1期总第135期 ■ 成或在建高速快速铁路,适度规划新增有客流支撑 的高速铁路,新增加京九、呼和浩特至南宁、北京至 兰州、包头(银川)至海口(三亚)、北京至西安至昆 长期铁路网规划已经颁布实施,对于指导我国高速 铁路科学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规划实施过程 中,既要保持规划的权威性,以规划为依据,同时也 要深化项目前期研究,选择合理的建设时机、技术 明、重庆至厦门、兰州(西宁)至广州等高速通道。 5.2.3区域高速快速铁路补充 标准和实施方案。才能真正实现铁路科学和可持续 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S】 [2]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R] [3]余巧凤.铁路网总规模比较研究IJI.铁道经济研究,2007(2):32—37 在实现跨区域通道分流补强和扩大覆盖的基础 上,在各区域内补充区域高速铁路,进一步扩大高速 铁路网的覆盖面。以城际铁路为基础,构建以省会城 市为中心,东中部地区连接区域内地级城市。西部地 一豳献 区连接周边地级城市的区域高速铁路网。 为方便运输组织,适当修建联络线,增加高速铁 路网的机动灵活性。规划建设盘锦至朝阳、宜昌至郑 万高铁、小碧经清镇至白云至龙里等联络线,沟通京 沈与秦沈高铁、沿江与郑万高铁间的便捷联系等。 6 结论和建议 本次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研究历时约一年半时 间,无论从研究的广度、深度,还是研究方法创新上 均优于以前的规划,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中 一 溅 (责任编辑:魏艳红) (修回日期:2016—12—20) (上接第4页)41%的碳量。京沪高铁百人公里运输 量对应的CO 排放量是京沪高速公路的1/2,是京 沪航线的1/3(见图7)。从能耗及减排角度分析,京 沪高铁是京沪通道内相对更加节能、少排的绿色运 输方式。 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1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京沪高速铁路社会效益与间接经济 效益分析评价研究[瑚.北京: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2014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道部.铁路建设项 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14.80% 10.31% 京沪 京沪高速公路 京沪 豳总周转量比重 四碳排放比重 图7京沪客运通道内三种运输方式周转量及碳排放量对比 京沪高铁蕴含的驱动作用、促进作用、聚集作 用、联动作用,对整个经济社会具有显著的叠加和 辐射效果。随着高铁不断建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 (责任编辑:魏艳红) (修回日期:2017一O1—03) 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所引发出来的规模 巨大的高铁经济,将会是绿色、协调、共享、创新的 经济形态,必定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