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高的土地之上
文 / 茉莉朵朵
在高高的土地之上 流云之下 风的翼
端
我是一垛燃烧的麦秸 火苗摇曳飞腾中悲壮地倒下 缭绕的青烟把灰炽的群蝶舞向苍天 一路纷纷扬扬 扶老携幼 向土地的灵魂作一万次的跪拜和祝祈
我把汗水烧烤出盐份 我把土地历练得龇牙
我噼里啪啦地喊出愤怒和欢快
一个老农坐在旁边打开烟斗 静静观望 等待我烧掉一季庄稼日子的漫长
烧掉麦子一生的痛苦 一生的艰辛和白发
爱上饱满 在燃烧里我抛弃身子的空虚和单薄 恋上自由 在燃烧里我追求思想的飞升和空灵 用燃烧我剖开胸膛诠释自己内心的温暖 用燃烧我在年和月 在质和量的变化中轮转 此刻我比一个农民更像农民关心麦子的收成
——我是一场麦子低迷的尾声 ——我将成为另一场麦子盛大的序曲
我的桑椹情结 文/茉莉朵朵
陪几位远道而来的作家朋友采风回来,因为我们还要往另一个方向去办点事,不能再多送一程,于是在岔路口依依惜别。约半小时后办完事回来,我们也随后踏上归途。
汽车在川南丘陵弯弯绕绕的公路上起舞,颇有飞翔的诗意。只可惜因了忽而爬坡忽而俯冲的地形特点,像坐过山车般的失重感翻肠搅肚,把我折腾得奄奄一息。无奈,只盼快快前进早早到家。行了半小时,进入X地不久,车忽然停了下来。举目望,原来前边一长溜的车龙都搁浅着。直延伸到那边视力所及的山坡。不由想起儿子的考问来:“妈妈,什么车最长?”我当时想了想,觉得应该是火车最长吧。结果儿子笑了:“告诉你吧,是塞车。”原来是脑筋急转弯啊!果然有理,眼前这不就又是了吗?
塞车可是令城市人头痛不已的事情啊。身居小县城,与饱受交通拥堵的城市人有别,我们倒少有受此折磨。下车来一打听,原来前方出了车祸,一司机的腿被变形的车体卡住了,正在艰难施救中。因隔得远,看不到现场,没有谈祸色变,只是略有心惊。唉,当今车祸已是多么平凡的事情!
只有等吧。且路边踱步呼吸新鲜空气。却见如我待行者二女子围于公路边一繁茂桑树前采摘。近前一看,大喜:树上果实累累,且桑椹多已相当成熟,长得颗大粒圆,汁液饱满,黑亮诱人。
于是和她们搭起话来,欣然加入采摘的队伍,。
时事变迁,家乡早已无人养蚕,当年那些桑树留存下来的,便发挥了别的作用:叶用来包麦粑——清香,煎水喝——清热解毒;根皮用来抽陀螺——一种木削玩具;果自然成为馋嘴姑娘和儿童的最爱。因不养蚕,不求产叶量了,也无人打农药,可放心吃。农村人也不稀罕这个,谁要摘便摘去,只别踩坏地里的庄稼便是。历年乡风便如此。以前桑椹并不值钱,今年倒卖到5元一斤了,只是摘来卖的人也仍然不多。
拿手里的纯净水洗洗,我边摘边吃——孩子们是不洗的,边摘边吃那是最美的事啊,往往就骑在那树上坐着吃!我不由想起小时摘桑椹的趣事来。
桑椹成熟时节,我们每每约好同伴在放学路上,专走镇子后沟的田坎路。在一道道弯弯的田坎上穿行,用探照灯般的目光,扫视那些桑树:哪些结果,哪些不结果?哪些结得少,哪些结得多?大家暗自较劲,争着发现新大陆,看谁的眼最尖,最雪亮。结得稀的,一般更大颗更成熟饱满。看见一个便顺手捋一个。结得密缀着满树果子的,一般个头肥硕的便不多,红的黑的也不均匀。红的还不熟,酸。但满眼果实的辉煌灿烂,举手便得,可以连连往口里、袋子里放,那是怎样丰硕的一个聚宝盆啊?那种欣喜往往是惊呼出来的!然后大家便呼
朋唤友,激动不已,蜂拥而上。找不到太多成熟黑果的时候,有时也摘几个红的,半红半黑的来解馋;也有不怕酸,喜欢嚼几个红果子的。
除了“大快朵颐”,我们还“中饱私囊”,早就准备了塑料袋子盛放采摘成果。最后看看天色不早,“鸣金收兵”,大家交流战果,收获多的便很大方地匀一些给少的,然后皆大欢喜,各自提一兜回到家来,把所获倒出淘洗了放在菜盆斗碗里头。有弟妹的早围了上来,甭管装得浅还是满,合家喜滋滋地分享快乐。大人对吃桑椹显然兴趣不大,对摘桑椹也并不像孩子们那么上心激动,但通常倒也并不反对,往往去拿了盘碗替我们洗来装上。如果所获颇丰,自然也引得家人的赞叹。小小桑椹,竟也能营造出合家欢乐融融怡怡的气氛,也算功不可没啊。
只是桑椹汁多色浓。我们常常摘得手指发黑,吃得牙齿嘴唇发乌。让人想起“两鬓苍苍十指黑”的诗句来。私下想来篡改为“两唇乌乌十指黑”倒是很形象的。那黑汁很是难洗,手上、指甲缝里要两三天才能干净。衣服上就更不敢沾了,摘时都特别小心。否则便会被家长骂了。
孩子们精力旺盛,乐此不疲,在摸鱼、捉虾、捕蜻蜓、摘桑椹这些趣事上头尤其表现得能吃苦耐劳,甚至在许多时候顶着烈日头,淌着满头大汗,不屈不挠地在郊野里疯跑。冒着掉到水田里的危险,偶尔还有遇上树上放着死猫的恐惧。——不知为何,人们往往把死猫放在树上,好像是一种风俗吧。鞋子被泥弄脏那就是难免的事了。与摘桑椹的快乐比起来,孩子们是不会吝惜鞋子的。
就这样带着寻寻觅觅,兴奋与渴望,希望与失望,不管有无收获,酸酸甜甜都是快乐的心情,我们转眼间就走过了童年。儿时的玩伴多也散去,甚或再已不见,生活在彼此不相交接的世界。那些回忆便埋葬在了野外的山岗,消逝在夕阳秋风中,有了隔世之感。倘若得有一两个还能时不时在身边聚聚,那便是青梅竹马的伙伴,词典上称发小,我们当地称娃儿朋友的,自然是非同寻常的交情,也算无比幸运!
随着年龄的增长,摘桑椹的记忆渐渐远去了。但对桑椹我仍有着一种特别的贪恋,那是一种永不消失的情结。工作后也曾约上年龄相当,经历相似的朋友去摘过几次,有的还就是我当年同摘桑椹的玩伴,虽然儿时那种强烈的幸福感自然再不能寻回,但也很能感到些快慰和满足。有时碰上农妇摘了桑椹来街头卖的,我也会称上三两斤,拿一些来解馋,拿一些给父亲泡酒。桑椹营养丰富,是个好东西。一直梦想在我家天楼种上一两株肯结桑椹的桑树,可以让我年年感受摘桑椹的快乐。然而没有遇上肯结的桑树苗子,也还不曾专程下乡去寻。所以至今还未实现,但我想,迟早应该会有的吧。
如同这次公路边上与这几株桑树的偶遇,它们托举着桑椹笑迎我的到来,我看见他们就觉得分外亲切。塞车半小时的不快对于我来说,倒有幸变成了童年摘桑椹乐事的愉悦温习,我满心欢喜,贪婪地咀嚼甜蜜的回忆。这也算是冥冥中聚合的因缘吧。
前方已经疏通,远远地望见车龙开始向前蠕动,人们纷纷急不可待地进到车子里。我摘了些黑亮亮的桑椹放入到纯净水瓶里。那是我这趟出行回家后将献给八岁儿子的见面礼。什么时候,我希望能给他
一个更有意思的礼物,那就是带他亲自去体验体验到乡村采桑椹的快乐——现在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可比我们少多了啊!带着如许憧憬,我也上了车。
此时,想起打电话给那几位作家朋友,心想到了Y市了吧。结果回话说:遇上塞车了,刚通。正在X地的前方奋勇向前。天,原来他们先走了这么久,竟然还就在我们车龙只不过稍前一点点的队列里面!这不能不说人生是充满意外和戏剧性的。
我只是希望,他们在塞车的这一个多小时里,也下车在路边摘过了桑椹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