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面对“差生”的思索

来源:榕意旅游网
正确看待“差生”的“差”

——一个班主任眼中的“差生”

四川省万源市长石学校 吕健

一个班的学生总有“好”与“差”之分,老师在对待所谓的“差生”时,很容易走向极端——放任自流或强化教育。这样,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反而会使其真正走向差的深渊。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要用爱的雨露,辛勤地浇灌,相信不是沃土同样能长出参天大树。

1、“差生”为何而“差”? “差生”之差,非生来所就。 (1)、社会环境:经济第一,混张文凭

改革开放以来,打工族像雨后春笋,迅速壮大起来。一些家长不从子女的发展出发,将其送到相应的学校去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而是从眼前的蝇头小利着想,抱着“都读大学了,谁来搞生产?”、“知识再多不如钱多”等等错误观点。学生呢?有了家长的认可,态度更显明朗:“学好学坏一个样,混张文凭打工去”。一些用人单位呢,于国家法律不顾,“管它童工还女工,只要劳动力廉价就行”。这些“没妈的灰姑娘”,在家由年迈的爷爷婆婆全权负责,有的甚至成了朋友的负担,他们放学后便成了完全“自由”的人,不受管教。由此种种,“差生”不多那才叫怪。

(2)、家庭背景:龙子凤女,唯我独尊

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这个小集体中,不是心肝就

1

是宝贝,所受的宠爱可想而知。于是,“学不学不重要,关键不吃亏”、“现在学不好,长大继续来”等消极思想也就暴露无遗。学生呢?在家都是唯我独尊,到了学校更是骄横无度:同学面前不可一世,老师来了也不过如此,作业好坏臵若枉然,考试起来再打主意。这是“差生”产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3)、学校氛围:达标检查,应接不暇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社会需要我们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适用型人才。但事实呢?开学一周学政治,期中几天搞教研,学期结束还少不了再整顿几天;今天要达标,老师总动员,保证资料万无一失;明天迎领导,学生齐上阵,环境绝对耳目一新;春季运动会,规模要前所未有;秋季艺术节,一届要比一届好;安全第一位,常规更重要,学业可上不能下;校长定目标,只高不低;老师签责任,保二争一;学生写保证,科科都考前三名;负担减下来,质量提上去,素质更要人人见了人人夸。由此种种,为荣誉而战,为目标而忙,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怎能完成教学任务?接受力好的学生,哪怕费点力,但还吃得消,可智力稍差一点,那就遭了秧,逐渐走进“差生”之列,到底又怪谁?

(4)、美好理想:期望越高,失落越多

对于家长,除了不管就是过高期望。攀东家买钢琴,比西家请家教,只要能光宗耀祖,就是总理也成了他们培养的目标。早上叮咛“好好听”,放学问声“几个优”,晚饭后还要陪学一小时。似乎每个学子都可以出国去深造,每个子女都是当国家主席的苗。要知道,肥

2

皂泡映射的光环再美,最终还是摆脱不了破灭的结局。子女不成才,肯定是“差生”——这是相当一部份人的思想观念。

以上四点,是“差生”产生的根本原因。当然,部份影视书刊,个别重男轻女的思想,少数教师的素质等等,都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

2、“差生”真差吗? 相对而言,“差生”是优生对比的结果。

封建科举制度下,只要“之乎者也”,就是才子;战争年代,若是勇敢,就可能成为将军。现实社会,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所谓综合素质,就是专指某一科?

东方不亮西方亮。文化差得多,体育是尖子;卫生作得差,同学关系好;大学是差生,区乡是宝贝;中学的差生,回村致富带头人。没有“差生”的进步,就没有优生的提高;社会要发展,离不开差生的奉献。爱因斯坦曾经“差”得很,数学家华罗庚原来是杂货铺的小伙计,李瑞环不过是木工出生。众多事实,不胜枚举,“丑小鸭”也能变成美天鹅,智力发育有早晚,任何事情都在变。现在是差点,但谁能看清将来怎么样?石能成玉,“差生”就没有闪光的地方吗? 3、我为“差生”喝彩

“差生”很委屈,我要大声为他们喝彩。

智力有缺陷,自己有啥错?表现不顺眼,人非圣贤孰无过?管不严,父之过,教不好师之惰。“差生”在倍受冷眼相待时,还能以坚强的毅力,勇敢地面对,更是难能可贵,一般优生难作到。金子会发光,石子不可少。“金玉为堂,白玉满地”不过是理想的境界,要

3

铺路,还少不了那倍受冷落的小石子。

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有多少?集体智慧才无穷。怎样才能拿到一等奖,“差生”的主意很重要;如何开好班会课,“差生”参与是关键;“优生”碰到难题了,“差生”一起作参考。不管怎样,人们眼中的“差生”,在某种场合也许表现得更出色。

总之,对待所谓的“差生”,我们要摈弃歧视,尊重其人格,善于引导,从他们的特长、所处的环境、前后的变化,用分析的眼光、赞赏的角度去认真对待;用慈母般的关怀、朋友般的体贴,去感化、去帮助,逐步将其培养成为社会建设的适用型人才。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