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意图:
电话是现代沟通工具,又是幼儿熟悉的物品,并且电话号码蕴含了丰富的数知识和经验。中班的孩子刚刚从小班升上来,由于电话号码都是9以内的数,数点对应也是中班幼儿需要逐步掌握的,将电话号码和数活动有机整合。因此设计了此次数学活动《家中的电话号码》。让孩子们了解家里的电话对其产生一定的兴趣,知道电话号码是由数字组成的。在游戏中尝试数与点对应,了解并积累有关数经验。
活动目标:
1、知道电话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与好处。
2、运用数、物、点对应经验,知道朋友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各种打电话的场景画面。
2、记录家中的电话号码、0----9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谈论并出示电话记录纸
1、电话有什么用?
小结:电话可以让我们和好朋友互相联系,分享彼此的快乐。
2、记住家中电话号码有什么好处?
小结:如果迷路,在幼儿园里身体不适,都可以打电话到家里。
3、介绍幼儿园电话,数数有几个数字,记住幼儿园电话有什么用。
小结:如果生病了,可以打电话给老师。如果爸爸妈妈有事要晚点来接我们,也可以打电话给老师。
二、解读电话记录纸
我们如果想和班级里的好朋友打电话就要知道他们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记录纸:我们可以用花纹、点点、小棒变成数字,来记录每个小朋友的电话号码,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然后找到相应的数字贴在它的下面,就能把电话号码变成数字,知道好朋友家里的电话.
三、幼儿操作
每人一份电话号码纸,把电话号码中的点子变成数字。
四、分享交流
模拟按记录纸上的电话号码拨号,如正确,对方即用铃声表示打通;如错误,则共同检查错在哪个数字上,该怎么变。
蛋和蛋制品
活动目标:
1.经过活动明白什么蛋是什么小动物生的。
2.在认识蛋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本事。
3.在制作蛋沙拉的过程中构成礼貌的好习惯,享受生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每位幼儿家长联系好,请他们帮忙从鸡蛋、鸭蛋、鸽子蛋和鹌鹑蛋中任选一种蛋带一只来园。
2.幼儿人手一只盆子、一只碗和一只勺。
3.教师自我也准备一些各种蛋异常是鸽子蛋和鹌鹑蛋。
4.准备一些毛巾及做蛋沙拉用的熟的切成小快的土豆和白煮蛋,一瓶沙拉酱。
5.一只明炉、铲子、油、盐、味精、料酒等调味品,抹布若干块。
活动过程:
一.挑蛋。
师:今日教师为你们带来了很多的蛋,请你们挑一只你喜欢的蛋,然后说说你挑了一个什么蛋?它是谁生的?
幼:我挑的是鸡蛋是鸡妈妈生的……
二.摸蛋。
1.师:此刻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你的蛋和别人的蛋有什么相同的和不一样的?
幼:我的蛋比他的大。我的蛋比他的颜色深。
2.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蛋你见过那些?
教师总结:小朋友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蛋。他们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但他们摸上去都是很光滑的。
三.认识蛋清和蛋黄。
1.师:你们明白这些光滑的蛋壳里到底藏了些什么东西呢?我们打开来看一看就明白了。
2.教师介绍磕蛋的方法和应注意的方面。并提醒幼儿要注意卫生。
3.幼儿动手磕蛋,教师在旁协作指导。
4.幼儿个别回答。
教师总结:不管什么蛋,里面都有黄颜色的叫蛋黄,透明的粘糊糊的叫蛋清。蛋清煮熟了之后才叫蛋白。
四.教师现场煮蛋。
1.师:今日教师来为小朋友们做一道好吃的蛋做的菜好吗?
幼:好。
2.教师边炒蛋边提问:
1)师:小朋友你们吃过那些菜是用蛋做的?
幼:番茄炒蛋、荷包蛋、番茄蛋汤。
2)师:蛋除了能够做好吃的菜之外还能够做很多好吃的点心呢!你明白那些点心里有蛋吗?
幼:蛋糕、蛋卷、蛋黄派。
延伸活动:制作蛋沙拉。
1.师:我们一齐来学做好吃的蛋沙拉,并开一个“蛋的party”吧!
2.师:介绍制作蛋沙拉的方法,和应注意的方面。
3.师:好,小朋友们此刻我们去参加“蛋的party”吧!(舞会音乐响起)幼儿自我动手制作沙拉。
一、主题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二、具体要求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必须是本人认真设计的真实成果。在设计中要求做到《标准》、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符合学生及小学学科教学实际,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突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特色。
1.特色教学设计应以课堂活动事实为基础,贴近学生,具有可行性。
2.特色教学设计应对课堂活动作出具体叙述,能够体现出教学思想、教学观点、教学原则和有特色的教育技能。
3.所有报送的课堂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稿件文责自负,严禁抄袭,一经举报或被发现抄袭者,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进行通报。
4.教学设计封面页请提供以下信息:课题、年级、作者姓名、工作单位、
5.内容格式不作统一规定,但一般应包括(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教学准备(4)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等。
一、活动背景
为促进教师对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活动宗旨,开展语文组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二、活动目标
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探索教法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三、参赛对象
一年级语文全体老师
四、参赛要求
1、选题要求: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空白课时进行比赛,本次比赛课题定为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比尾巴》。
2、内容要求
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第一、教材分析。所选教材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选择该教材的依据和实际教学效果;教材的重点难点、结构体系;本课时所讲授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等。
第二、本课时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
第三、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分析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并说明依据。
第四、教法和学法。说明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依据。
第五、教学过程安排。
第六、板书设计。
3、其他要求
(1)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说明所设计教学环节的意图及理论依据。
(2)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体现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观点。
4、截止时间
20xx年11月6日。
逛苹果园
一、活动构思
刚入园2个月的小班孩子的注意力还很不稳定,容易分散,不能时时注意教师的讲解,所以我以“苹果”这个孩子最熟悉的水果为主角,采用了活泼生动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趣味、直观、形象的“逛苹果园”情景中,经过对学具的操作,使幼儿始终以主角身份参与游戏,感受数量,学习按颜色分类、配对,使幼儿学得简便、自主。一环扣一环的情节既贴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不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趣味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引发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物品颜色、数量的感知本事,尝试简单的分类。
2、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
3、幼儿能愉快地参与活动。
三、活动准备
1、音乐《郊游》、《苹果》。
2、椅子若干,皱纹纸铺成的小路一条(宽25cm),红黄绿篮子各2个。
3、彩色苹果夹若干,纸杯制成花状(比幼儿人数多,花瓣数分别为2、3、4)。
4、数码相机一个。
5、事先在门口为每个孩子发一张果园的门票,上头印有不一样颜色的苹果。
四、活动过程
㈠引出活动资料
1、师:“今日教师请小朋友一齐去苹果园玩玩,瞧,前面有一条小路,我们必须走小路、跨过小沟才能进入苹果园,走小路的时候要当心,千万不要踩到旁边的小草。让我们一齐出发吧!”
2、幼儿走小路,跨过小沟进入苹果园(这个环节使活动更具真实性,同时又锻炼了幼儿的平衡与跨的本事)。
㈡捡苹果
1、走进“果园”,师:“呀,昨晚刮了大风,苹果树上的苹果都被大风刮下来了,我们快来帮忙捡苹果吧!”
幼儿分散捡苹果,教师参与幼儿活动。
2、幼儿集中,教师请小朋友们摸摸苹果宝宝、亲亲苹果宝宝,满足其好奇心。
3、教师出示自我捡的苹果宝宝,利用夹苹果的机会让幼儿团体数数。
师:“瞧,我也捡了几个苹果宝宝,你们来帮我数数吧!”
4、请幼儿把小苹果夹在自我的衣服上(让幼儿夹苹果,目的一是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目的二是为下头的活动更清楚地看到自我和别人苹果数量奠定基础)。
⑴师:“哈哈,你们都变成了苹果树啦!我们一齐来唱《苹果》歌、跳苹果舞吧!音乐一停小苹果树就不能动喽。”
放音乐,音乐声停,给幼儿拍照:“让我来看看哪棵苹果树是一动不动的,我来给他拍照。”(孩子都异常喜欢拍照,所以这个环节用拍照的形式能使活动更趣味味性。并且,小班的幼儿是好动的,拍照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遵守规则。)
教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如果有超过4个以上的,能够让幼儿以“许多”表示。)
⑵第二次游戏,要求音乐声一停,幼儿坐下休息:“我们再来玩一次吧,可是小苹果树们刚才站得很累了,这次音乐一停,我们能够坐下来休息一下。”
放音乐,音乐声停,教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
再次拍一张团体照。
㈢送苹果。
1、师:“此刻苹果宝宝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
“红苹果宝宝应当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去?……”
2、幼儿把苹果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去,教师引导幼儿发现送错的苹果宝宝,并请幼儿自我纠正。(幼儿第一次尝试按颜色分类。)
㈣找朋友
1、引导幼儿按照自我门票上苹果的颜色去取相同颜色的纸杯花。
师:“我们在进入苹果园之前每个人都发了一张门票,小朋友看看自我门票上的苹果宝宝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来为它们找个好朋友吧!瞧,那里有许多小花,请你去找一朵花心颜色和你苹果宝宝颜色一样的小花,会吗?”(幼儿第二次尝试颜色配对。)
2、师:“小朋友们,花心的颜色和你门票上苹果宝宝的颜色一样吗?看看小花上有几片花瓣?”(再次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
“听,那里的苹果宝宝也吵着要和小花做朋友呢,我们来帮帮它们吧。看看教师手里的花心是什么颜色的?那我该找什么颜色的苹果宝宝来和它做朋友呢?”引导幼儿发现能够用苹果夹子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夹一个夹子。
3、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苹果夹子来装饰,先做好的能够再选择另外的纸杯花。(再次让幼儿用夹子夹物,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并第三次进行颜色配对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放音乐《苹果》)
4、拍照留念,发现有错误的进行纠正。(利用拍照使幼儿迅速地集中到教师的周围,同时也便于检查幼儿操作的结果。)
㈤回家,自然结束
师:“今日我们来到苹果园做了好多事情,大家都是能干的小朋友,此刻此刻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播放音乐《郊游》)原路回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