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rabbitmq的三种部署模式

来源:榕意旅游网

单机模式

即单机情况不做集群,就单独运行一个 RabbitMQ 而已。

普通集群模式

默认模式,以两个节点(node-1、node-2)为例来进行说明。对于 Queue 来说,消息实体只存在于其中一个节点 node-1(或者 node-2),node-1 和 node-2 两个节点仅有相同的元数据,即队列的结构。当消息进入 node-1 节点的 Queue 后,consumer 从 node-2 节点消费时,RabbitMQ 会临时在 node-1、node-2 间进行消息传输,把 A 中的消息实体取出并经过 B 发送给 consumer。所以 consumer 应尽量连接每一个节点,从中取消息。即对于同一个逻辑队列,要在多个节点建立物理 Queue。否则无论 consumer 连 node-1 或 node-2,出口总在 node-1,会产生瓶颈。当 node-1 节点故障后,node-2 节点无法取到 node-1 节点中还未消费的消息实体。如果做了消息持久化,那么得等 node-1 节点恢复,然后才可被消费;如果没有持久化的话,就会产生消息丢失的现象。

镜像集群模式

一般配合HAProxy配置为高可用集群,把需要的队列做成镜像队列,存在与多个节点属于 RabbitMQ 的 HA 方案。该模式解决了普通模式中的问题,其实质和普通模式不同之处在于,消息实体会主动在镜像节点间同步,而不是在客户端取数据时临时拉取。该模式带来的副作用也很明显,除了降低系统性能外,如果镜像队列数量过多,加之大量的消息进入,集群内部的网络带宽将会被这种同步通讯大大消耗掉。所以在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中适用。
完成镜像队列设置之后,每各队列会被复制到各个节点,各个节点状态保持一致。因为 RabbitMQ 本身不提供负载均衡,需要搭建负载均衡器来提供负载转发,可以选择 HAProxy 和 Nginx。

http://1987.name/1730.htm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