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骆驼祥子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3篇)

来源:榕意旅游网

骆驼祥子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一个从农村里出来的年轻小伙——祥子。他老实、健壮、纯朴,对生活有骆驼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和人们一样,每天为了生活和梦想奋斗着,经历千辛万苦,夙兴夜寐,只为可以拥有一辆自己的三轮车。这有错吗?

  有梦想是可贵的。祥子虽很平凡,但不甘平庸,他一直拥有自己的梦想。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经过了三年的省吃俭用,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车。可是,现实却一次次打击他: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二辆,车还没买,钱就被孙侦探敲诈了;第三辆,为了安葬难产的虎妞,不得不卖了车。最后,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一次次打击、折磨,使他渐渐磨灭了对生活的信心。原本顽强的性格也开始堕落,最终变成了自私自利、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终于跌落人性的黑暗深渊,那个上进好强的祥子再也回不来了。我感到疼惜。感叹祥子的命运,也叹息时运。同时也让我陷入深思中……

  老舍先生说:“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养不出牡丹来。”是啊,祥子每天早出晚归地工作,为了自己的梦想,能吃苦,又勤奋,可是黑暗的社会还是把他“吞没”了,命运把他折磨成自甘堕落的人。可是你能说是祥子的错吗?又不是他甘愿如此。

  其实祥子的可悲下场只是当时旧社会普通百姓的一个缩影。看现在我们的生活,不用遭受这番苦难,只要肯努力,总会有出路,我们是多么幸福啊。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当时社会可以安定一些,祥子就不会迷失自我,他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美好的生活。可哪有那么多的“如果”呢?

  也许老舍写祥子,就是为了批判当时黑暗的社会,批判黑暗的现实。社会的冷酷无情,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穷人一天到晚为生活而四处奔波,而有钱人却过着皇帝般的生活,正如诗句说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真是时代的悲哀啊。作者内心也很无奈吧。

  书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倍感珍惜当下的生活。我们应该庆幸,祥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今世界,只要我们拥有自己的理想,用正确的方式去努力,就一定能出人头地。祥子的故事也会一直警醒着我:追求,固然会促使生活不断改变,但在追求过程中,不可迷失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骆驼祥子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会自主学习,让寒假变得更充实些。漫长的假期要用读书来充实。利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着名作家老舍写的着作——《骆驼祥子》。我一直很好奇它为什么那么出名,但是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一个要强好胜但却又老实,富有理想的乡下人——祥子。他来到北平后,干起了拉车这一职业。他的理想就是买上一辆自己的车。为了车,他吃尽了苦头。被抢、被诈,无奈成亲,却丧了妻,喜欢的人也走了。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这样无情的社会就像一瓢冷水,将祥子最后的希望的星火也被浇熄了。祥子拉车不勤快了,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别人。祥子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曾经向上、不屈的祥子变了,他变得无赖、自私,变得沉沦自弃,吃喝嫖赌他都学会了,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这本书带我看见了无情的社会是怎样把一个不喝酒,不吸烟,没有沾染上一点点地恶习的老实人逼成一个堕落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的全过程。祥子是一个悲剧,他尽了所有的力,也吃了所有的痛苦,但却依然落了个两手空空。如果祥子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也许他就不会变成那样的“刺儿头”了。因为他是那样的要强、那样的善良、那样的正直,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放下一切!

  我很喜欢作者老舍在书中的一句话:“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是啊,祥子的堕落不是祥子的错,而是整个社会中的乌烟瘴气使原本善良正直的祥子变了质。这让我想起了我们自己,当今的社会比起以前是很不一样,没有那么无情,更没有那么多不公平的事。应该说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达成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的那些“社会败类”,或许他们奋斗过,但吃不了苦,最终沦落到这种不堪的地步。我们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何不努力奋斗,去达成理想呢?

  我们也应当学习祥子的那种“吃得苦中苦”的精神,虽然未必“方为人上人”,但只要努力了,奋斗过了,便能问心无愧。无论再苦再难,都要奋斗下去。真正学会“不抛弃,不放弃!”

骆驼祥子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第二单元课文《草原》令学生初识老舍,文章虽是略读易懂,但由此引发的读老舍名著作品拉开帷幕。重温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别有一番滋味,这也许就是经典带给我们的莫大的思考……

  学生时代教科书里的那个祥子早已没了印象,在那个依赖老师总结中心思想的年龄,未明人间冷暖,尚不懂得文字里的感情。如今合上书细细的想,其实把祥子拉到现今,依然是成立的,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群体——那一个个被生活越压越低,卑微的生命。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故事在这一连串鲜明对比的形容词中结束。不禁觉得,似乎每一个好的故事,都是一场生命的陨落,从美好的开始,到阴晦的结局,我们跟随作者笔下的人物,历经一场场心理上的挣扎,渐渐灰了心。

  年轻的人儿,谁没有梦想,谁不憧憬未来,祥子的出身虽然卑微,但他也一样有他的梦想。祥子的梦想再简单不过,买上一辆自己的车,然后勤俭节约,成家立业。可是,任你步步为营,又怎抵的过它釜底抽薪。祥子第一次买的车,连人带车被大兵抓去,好容易逃了命,自然丢了车。第二次好容易攒够了买车的钱却被孙侦探抢了去。第三次买了车,最后生活所迫,又卖了。在这希望的一次次落空中,祥子渐渐迷失了自己。穷苦的人,经不起这般折腾。

  周星驰说,“人若没了理想,岂不跟咸鱼一样。”从此,祥子便赖活着。

  不禁的,我想到那部电影,《十七岁的单车》。那个乡下的男孩,和祥子又有多大的差别呢?刚开始的他们,一样的美好。可生活的烦琐不是一两句公不公平就能够解释清楚的。最后,那个男孩扛着他的,被人砸坏的单车从北京城的车水马龙前慢慢走过,电影结束。我想导演是手下留情的,他没像老舍这般把他们绝望之后糜烂的生活展现出来,让人还能看到希望。

  那我们自己的生活呢,当我们没有梦想的时候,不是和那大部分的车夫一样么,安于现状或自甘堕落,混过一天是一天,随波逐流。那当我们有梦想的时候呢?我们是否也会像祥子一样,经不起那一挫再挫?奇岚说,能留下脚印的,从来都是有耐心和耐力的人。

  另外,老舍说,“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